掌印吉祥(5)

作者:听风起云落 阅读记录

管家把她送到门口,扶上马车,嘱咐着:“尚仪署那边已经安排好了,夫人去了会有人接应,夫人只需安心学习规矩,旁的闲言碎语不必理会。”

她答应着,把蓑衣搭在一边,窝进了马车里。

马车摇摇晃晃在雨中走着,如飘荡的浮萍。

穿过长安清冷的街巷,马车在皇宫侧门停住,赶车的小厮在外边唤她,“夫人?夫人,再往前是宫门了,马车不能进。”

她答应一声,挑开马车厚厚的挡雨帘子,把蓑衣披上。

下来车,雨水淙淙流着,湿了鞋子,她把斗笠系紧,深吸一口气,提步往里去。

拿出内官老爷事先准备的腰牌给禁军过目,禁军给她放了行。

她回头给小厮挥挥手,“回去告诉老爷,我已经入了宫,叫他不用担心我。

第3章 她才来就掌香了,真是……

宫墙厚重高耸,穿过狭长的甬道,有人在等着她,见她来低低道一声儿,“姑娘,跟着我走。

那人撑着伞,允淑跟在后面边打量他,边同他说话,“小公公,我跟你打听个人,这宫里是不是有个冯伴伴?”

小黄门摇摇头,雨下的大,他回起话来有些吃力,“宫里伴伴多着呢,也不是都认得。”

允淑哦一声,把蓑衣再紧紧,因鞋子进了水,脚在鞋子里像泥鳅一般乱窜。

两人在雨里走了会儿,到了长廊,路总算是好走些。

小黄门边在前边走边引着她,“姑娘,往这边,这条路是往尚仪署去的,另外的路是去御膳厅,咱们尚仪署平常往来宫廷,其他地方也是去得的。像宫里举办宴会,祭祀,接待外来使臣,都需尚仪署布置。”

允淑点头,跟着小黄门的脚步加快些,“小公公,你慢些走,我鞋子方才湿了,走着不利索。”

小黄门缓缓脚步,问她,“雨下的这样大,你怎地不穿雨靴来?”

“府上没给我备雨靴。”她摘了蓑衣和斗笠,挂在手臂上,缓了步子后才有时间打量四周,宫墙绿瓦,白玉栏杆,还有在雨中萧条的垂柳,蓝翎侍卫立在路口岿然如同石像。

皇宫里每一处都看上去压抑又森严。

允淑收回目光,不再细看。

雨势渐小,天仍灰蒙蒙一片,穿过二道门高高的朱红色门槛,是片大院子,宽敞透彻,院中央矗立着一方青铜大鼎,鼎里燃着三柱土黄色大香,在细雨里冒着青烟。

六根朱红柱子撑起的门楼,正中立着方牌子,写着尚仪署三个大字,檐角挂着铁马銮铛,发出阵阵清脆空灵的声响。

允淑跟着小黄门进来正殿,殿中一应摆设都十分合宜,掌仪女官正给新入宫的女司说教,见她来,让她坐下。

她寻个角落里的蒲团坐着,同小黄门道了谢,轻声问小黄门在哪当值?怎么称呼?

小黄门压低声儿,“奴才唤作小七,往来宫门尚仪署当值,往后有什么事大姑直接吩咐便是。”说完就退下去了。

允淑知道他换了对自己的称呼,是因着进了尚仪署就是从九品堂下女官,虽未受册,到底还是有位分的。

掌仪女官叫人递给允淑本《周礼》,继续坐在上首讲读,她唇红齿白,体态丰益,着朱领紫衣戴官帽,训诫铿锵有力。

允淑找到她读的那一页,认认真真听着。

允淑本是官家女,家境优渥,她父亲在家中,曾设立供子女上课的学塾,她五六岁时就熟读了《诗经》、《周礼》等诗书,眼下看着书,她脑海里想的都是过往,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忍了忍,觉得心口有些发堵。

尚仪女官见她有些愣神,唤她起来,“允淑,你认为《天官冢宰·九嫔女史》中,九嫔掌妇学之法,以教九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各帅其属而以时御叙于王所。这句话当为何意呢?”

允淑起身,恭恭敬敬对尚仪女官行过礼,才回答,“允淑认为,这句话讲的应该是九嫔掌管妇人的学习,女御作为妇人,应当具有德行、言辞、仪态、劳动的技能,才可率领所属的女御,按时依次到燕寝侍候王歇息。”

掌仪女官点点头,“你坐下吧,要认真仔细的听训导,不可走神,不可用心不专。”

允淑再回礼,“允淑记下了。”

女官仔仔细细又把九嫔女史讲解完,才叫大家散了课。

允淑从蒲团上起来,觉得腿脚有些麻,轻轻捶捶小腿,理理潮湿的衣裳,准备和其他的女司一并出门。

雨已经停了,没什么精神的太阳趴在中天,已经是用膳的时辰。

掌仪女官把她叫住,“你同我一起吧,到我房里来,一会儿用过膳,我叫人带你先去住处换身衣裳。”

允淑才想起来,内官老爷说尚仪署已经通过话,想必是给掌仪女官通的话,就答应着,跟在掌仪女官后边安静的走着。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