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不见月(106)

作者:青衣呀 阅读记录

“他逞一时意气,坑了杜家上下三代!!”

“……这种事,怎么能说是坑害呢?”

“不是坑害是什么?!”

太夫人越说越气势如雷,滔滔不绝续下去。

“你知不知道?就为杜并闹了这么一出,杜家二三十年未能从恩荫上出仕,堂堂杜家长房,就此一蹶不振!所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受了官家委屈,当循惯例鸣冤。如杜并这般忤逆,谁家肯与他做亲?”

说到这句,她越发惊得连眉毛都挑了起来,痛心疾首。

“大郎!你要是胆敢把子衿许了杜家儿郎,往后圣人见了我杨家便想起杜并,那还得了!”

杨慎怡缩着脖子往边上退了一步。

“阿娘,您先消消气。这都几十年前的事儿了,儿子也没说要去杀人嘛。”

“你到底要说杜家的谁?”

“儿子说的是杜审言的孙子,叫做杜甫。他年少好学,‘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如今刚满二十五岁,已游历过山东、吴越等地,可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这般行船纵马,见过天高地阔的人物,眼界气度,不是一般高门子弟可比,更远远胜出儿子许多。”

他对杜甫啧啧赞叹,全然未察觉太夫人眉心紧紧皱成一个‘川’字。

“阿娘不知道他的诗文何等漂亮!‘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哎呀,气韵雄壮,千古好句!”

太夫人强压着怒气。

“这个杜甫可入了台省?做哪一部的官员?如今人在何处?”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8-19 14:37:42~2020-08-20 19:00:2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16972342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5章 晓看红湿处,三

“那——倒是不曾。”

杨慎怡面上微滞, 难得地带了一丝羞赧,却还是侃侃而谈,没有丁点阻滞。

“杜甫祖籍襄阳, 阿耶正在兖州任司马一职。这几年他四处浪游,增长见闻,去岁才中了乡试,今年将考进士科。就凭他诗才敏捷,必能一击而中,跃上龙门。到时候金銮殿上答对, 说起新科状元是您老的孙女婿, 圣人也得赞您眼光独到。”

本朝科举, 有明经与进士两科。明经考察经义,进士主试诗赋。俗话说, 三十老明经, 五十少进士, 可见明经比进士容易及第。

太夫人听得杜甫不过待考, 还要考进士科, 更是气不打一处来。杨家门楣高贵, 杨慎怡尚且只敢以明经出仕。这姓杜的罪臣之后,圣人心里挂了名儿的人物,倒要去闯进士科绝路。

“好你个杨大郎!”

她气的直发起抖来,踮着脚, 将手指点到他脸上。

“我在这里殚精竭虑,挖空了心思讨好惠妃。你倒好!就只管给我扯后腿!挖坑!你不孝!这么多年你弟弟侍奉母亲, 教养儿女,杨洄可是我们杨家独苗儿!你做大伯的,不说拿子衿与朝中权贵联姻, 替杨洄做些后路。偏去寻这等人!他在长安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你把子衿许给他,你是要养你的好女婿一辈子,还是要叫子衿跟着他去什么襄阳?乡下地界儿,做个土财主,日日与农妇姐妹相称?我告诉你,子衿虽然年岁大了些,到底是我杨家嫡出的女儿,且还与那韦英芙并称才女,人家做王妃,你拿女儿去填破落户?你休想!”

杨慎怡被母亲从小骂到大,债多不愁,虱子多了不痒,早皮实了,当下背着手,不紧不慢翻起眼皮,对太夫人的安排很不以为然。

“阿娘也说杨洄是杨家独苗,是谁做主将独苗拿去尚了主?做他李家的上门女婿?”他振振有词,“尚主可是出不得仕的?!杨洄一辈子做个驸马都尉,六品!儿子的四品官阿娘都看不上,倒管这叫好亲?”

“你?!”

太夫人气得几欲绝倒。

她毕竟有年纪,怒火攻心,立刻喘起来,却也不敢高声同儿子叫嚷,只一下下自己捋着胸口顺气,生怕被这忤逆儿子生生气死。

两人站在正堂僵持,旁边服侍的丫鬟早去报了长宁公主知道,这会子功夫,长宁已赶了来,抬脸看见太夫人满脸紫胀,杨慎怡摇头晃脑犹在得意,只得叹了口气,先喊一声‘大伯安好’,又向太夫人盈盈下拜。

她穿的湖蓝暗花织锦束腰小袄,面容素净端庄,太夫人一见便觉得放心。

长宁赶紧扶住婆婆劝说。

“阿娘刚从郯王府回来,累了一天,先坐下歇歇。”

太夫人依言坐了。

杨慎怡也捡了席子坐下,“未知今日诸位皇子挑的如何?”

太夫人疲累不堪,坐在榻上呼呼喘气。

长宁问,“忠王怎么说?”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