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不见月(56)

作者:青衣呀 阅读记录

他直起身子。

“娘子是下官平生所见最睿智,最冷静之人,驯服区区一匹野马尔,不在娘子话下。倘若若儿不服管教,要打要杀,要关要罚,都由娘子做主,下官绝无二话。只是,如要立时回绝了那王郎官,却有些不妥。实在不行,唯有令若儿装病扮丑,叫人家选不上罢了。”

他心情有些低落。

“只可惜,远兜近绕托了许多关系才巴结上王郎官,这便白费了。”

韦氏自然知道杜有邻不情愿舍弃触手可及的康庄大道,即便,她并不觉得这条路能走通。她深深吸气摁住心里翻涌的怒火,悍然出声。

“郎君且慢。”

杜有邻定定看着她。

杜家第一次向住在大慈恩寺的韦寄萍提亲时,被她以貌丑不堪为配的理由拒绝了。杜有邻不肯放弃,亲自去寺里求见。

那时他已经二十一岁,过了好几年浑浑噩噩伤心断肠的日子,现在想想,他是把她当做救命的浮木,才非要强求的。

后来韦寄萍进了门,两人之间疙疙瘩瘩,过得并不安稳。

可韦寄萍是个好妻子,从云端坠落凡尘,转瞬之间荆钗布裙亦丝毫不以为意,料理家事样样拿手,跟别人的娘子比,温婉又果断,从不在小事上啰嗦,还总能在大事上推他一把。

尤为难得的是,对他想做而她不以为然的事情,她也不会横加阻拦。时日久了,杜有邻发现他其实很依赖寄萍,越大的事越由她拿主意。

杜蘅掌家之前,寄萍在‘贤内助’的位置上安之若素。他一度以为她对这种与韦杜两家都若即若离的生活状态是满意的。即使她总是淡淡的,难得见她笑,也难见她叹气。

直到有一天他忽然发现,寄萍放下家务,却每月都会回大慈恩寺好几趟,与僧人尼姑们辩论佛法深浅,仿佛青灯古佛才是她的归宿。

那么,他娶她来家,生养三个儿女,竟是打扰了她吗?

韦氏咬着后槽牙恨声道。

“女儿生了这样一副好胆色,你我软硬兼施,竟都奈何她不得。来硬的她不怕,来软的她不吃,既有筋骨又能熬忍,不放她出去拼杀倒似浪费了。”

杜有邻想起来就后怕。

“她那日拼着一张脸不要,真是叫我心惊肉跳。”

韦氏嗤笑。

“你以为她真舍得?你当时就该狠下心,拿刀剑比着她的脸去吓唬她。这个孽障,反把你吓得簌簌发抖,越发得意了。”

杜有邻连连摆手。

“下官糊涂懦弱,娘子最知道,哪里做得来硬拼硬的事。”

第24章 一夜鱼龙舞,三

韦氏心头一软,杜有邻懦弱?

在他的堂兄弟们看来,大约是有些懦弱。

两人婚后多年无子,她与婆母势同水火。换在别家,郎君必是偏向婆母压制娘子的。可是杜有邻愣是置仕途于无物,梗着脖子与爷娘叫板,硬生生逼着爷娘分家,带她搬进长安城居住。

自古以来,世家子离了大树庇荫,有几个能熬忍下来的?

多的是离家三五个月就痛哭流涕回去磕头认错的,独杜有邻与她胼手砥足,一个铜板分作两个花,还兼卖字卖画,才积攒下这个宅院。小虽小,一砖一瓦都是两人燕子衔泥慢慢安置的。

多亏婆母临终之前收了气性,说服公爹将祖上田产分了些许予自家,不然能有余钱供杜若读书吗?

杜有邻不是好阿耶,可他是好郎君,风雨飘摇之中撑开大伞,看顾了她一世的平安顺遂。

更何况,她又做到了几件为人娘子的分内事?

韦氏心里百感交集,柔声道,“郎君何必自谦?若儿这个驴脾气,倒有几分郎君当年,大厦将倾之下,一力支撑门庭的风采。”

杜有邻呆了呆,羞愧地垂下眼低声道,“此事不光彩,下官若能年轻五岁必不做如此打算。其实下官知道,此事娘子并不赞同,不过是不忍心下官失望罢了。”

韦氏自然明白他隐痛。

婆母去世前念念不忘幼子满腹才学却不受重用,瞪着眼道,“儿啊,你莫糊涂了,她是女子,高低贵贱都忍得,可你能熬忍多少年?”

这话定是说到他心坎儿里,所以丧事办完便大病一场,足足拖延了三四个月。

全是自己耽搁了他。

韦氏侧头拭泪,逆光中瞧见杜有邻垂着头,鬓边华发丛生,早已不复昔日翩翩少年郎的风采。

她一时心如刀绞,半晌才冷静下来,换过往日清冷的声调。

“若儿聪明诡诈,又桀骜不驯,不过是知道生的美,仗着如花面孔恃靓行凶罢了。嫁去宗室,她忌惮娘家卑微,尚能有收敛之意;嫁到普通官家,譬如陈少卿那样的老实人家里,只怕还要招来祸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