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不见月(877)

作者:青衣呀 阅读记录

“我儿,没有辜负朕的期许……”

李隆基剧烈咳嗽,垂下深深眼皮, 遮蔽住昔日英主宁死不肯退场的熊熊杀意。

杨钊忠心耿耿地高声阻止。

“圣人!少说几句!身子骨要紧啊!”

李隆基在周遭大惊失色的目光中挣扎起身,摆手叫他闭嘴。

“太子勇猛无双, 忠义两全,着加封太尉!”

——所有人都愕然抬起头,瞪大了眼, 直视李隆基。

太尉、司徒、司空合称三公,秩正二品,却非实际职务,而是论道之官,可辅佐天子,平定邦国,通常只做加官,即为恩赏功臣脸面额外加一份荣誉。

这是从何说起?

李玙贵为储君,加封三公简直不伦不类。

他狐疑而冰冷的眼神死死盯着李隆基,愈发握紧了刀柄,而李隆基的大半张脸都隐没在冰冷的昏暗里,任谁也看不清。

空气中仿佛有两把虚置的宝剑彼此格挡,摩擦出声,冲突一触即发!

而郑旭忽然一跃而起,僭越地拼死拽住李玙握刀的右手,用力扯开他襟怀,向着李隆基,亮出他胸前碗口大的血洞。

那里,正汩汩冒出油亮黢黑的脓血。

原来六月伏天,他重伤未加护理,伤口已经怄出烂肉。

“殿下这伤怎还……?”

郑旭跺足,故意懊恼地大声责备,一股令人恶心的腐臭味道散开。

众人皆愕然,杨钊更是伸手捂住鼻子。

酝酿杀机的李隆基顿时被他亲手造成的惨况惊呆了,因为愤怒而涨红的脸上,突兀地浮现出一层死灰,仿佛一瞬之间老了十岁。

“逆子”

李隆基痛心疾首,咚咚锤着桌子。

“……怎不包扎好了再上殿?!”

李玙深深低下头,伤感的视线落在李隆基绣着金线的龙靴上。

“圣人,叛军穷凶极恶,当胸扎了这刀,儿臣忙着赶路,没顾上。”

李隆基整个人都顿住了,半晌怔怔坐下,疲累至极的挥手,声音中不乏痛苦和悔恨。

“你歇一个晚上,养好精神,反攻云云,明日,再说!”

****************

“殿下预备何时动手?”

郑旭跟到柴房,毫不避讳竖起耳朵的王太医,直白道。

“殿下认得的那些有名有姓的中枢重臣、禁军统领,绝不会公然反对圣人,但他们——只服膺能打胜仗的君王!”

他横举手臂往窗外一指。

院子里挤挤挨挨站着不少十六卫的低阶士兵。

面目干净,披甲持戈,腰上挂横刀,背上挎长剑,二十啷当的年轻儿郎,不管聚在哪里都兴奋得摩拳擦掌。

“殿下要取圣人性命,便当越过统领,直接命令他们。”

“你……忤逆!”

李玙肩膀猛地一紧,喉管鲜血倒呛,剧烈的咳嗽打断了话语,甚至牵动才包好的伤口,洁白细布上渗出新的血点。

蝉声阵阵,越发显得室内鸦雀无声,只能听见李玙沉重浑浊的呼吸。

他艰难地撕开袖管,亮出精壮右臂上一道被利刃划开的深深伤口,从肩头一直延展到手臂,而且在上臂肌肉最饱满处,还有一个凝固鲜血的黑紫蹄印。

惨不忍睹,但王太医面不改色,瓮声瓮气道,“殿下,臣另有提议。”

“你提议什么?”

“兵谏,杀杨钊,杀贵妃,尊圣人为太上皇。”

李玙没有回答,转头打量围拢在柴房门口的一干人等。

郑旭,从六品骁骑尉起步,十余年来一步一个脚印爬上四品,其中大部分功劳都可算在李玙头上。尤其是天宝五载,李玙夜出长安那次,四个正四品将军受到牵连,齐刷刷扒了裤子摁在龙池殿打板子,旁人犹可,唯有左骁卫的卫将军气性最大,羞惭之下竟索性称病辞官。

照惯例,武将平民出身,最多爬到正五品,再往上,难如跨越天堑。可李林甫急于查抄杜家,来不及等吏部汇报人选,便直接提拔,惹来林冠、裴让等人纷纷侧目。

天宝十三载,又是郑旭,从大非川带回奄奄一息的阿布思和杜星河,大大满足了圣人杀鸡儆猴的要求,这才真正坐稳左骁卫将军一职。

与郑旭不同,当初守通海关的左千牛卫林将军、七年前参与追捕杜若的左卫陈将军、右卫柳将军、右骁卫王将军,右金吾卫裴将军……全都出身世族,与宗室沾亲带故,自幼出入宫廷,甚至得过圣人亲手指点弓马。

郑旭说的没有错,禁军统领的成长路线经过刻意规划,根本无法分辨对圣人怀抱的感情,到底是对圣君明主的忠诚仰赖,还是对少年偶像的崇敬报效,宁死也不会把屠刀架在圣人脖子上。

可是李玙还是挨个儿看过去,仿佛多此一举地问。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