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笺(102)

作者:走走停停啊 阅读记录

云澜虽是打算好了的,但还想再见一见父亲。她印象里,他瘦高的背影,翘着脚坐在藤椅里听小曲,半眯着眼睛,万事不关心的样子,清瘦的人影,倒映在墙角发了霉的苍苔上。她想,无论如何,等看过他再走。

她回房去,阿春跟在她身后,追着她问:“我的好姑娘,好端端回来一趟,怎么连孩子也添了?那屋里刚传了话来,叫不准声张呢,到底怎么回事?”

云澜自顾自的推门进自己房里,孩子自有大伯母照看着在隔壁房里安置,唤了两个大伯母信托的老妈妈看顾。“阿春,你仔细看看,我像是才生了孩子的样子么?”云澜回头来笑了,站着让阿春看清楚。

“就是不像啊,你从小我眼睛里看着长大的,我怎么看都不是。”

“是三哥的孩子,他走得匆忙,那时孩子还没出生,我等孩子生下来,替他带回来罢了。”云澜草草地说。

云澜一边看着阿春收拾行李,一边说了一点淑瑛的事给她听,这家里,也没有几个人真的关心她的际遇,只有阿春罢了。她站在卧房窗边,楼下有一丛栀子花树,隐隐飘上花香来,是从前阿春从大伯母的花园里移来的几株,这几年她不在,年年也还是照旧开。

“父亲呢?还是常常不回家来么?”云澜回身来问。

阿春正蹲在地上,要开一只装衣裳的箱子,摇过了头,又摆手,“总是十天半个月才回来一趟,翻翻箱子,就又出去了。”说完抬头来看着云澜,也许是怕她失望,补充说:“离上次回来有些日子了,姑娘要是想见见,大约再等上两天吧。”

云澜没回应,怔忡了一会儿。阿春正要把箱子里长裙拿出来,被云澜伸手拦住了,“不必拿出来,我和大伯父说过了,住不了几天,我母亲托了朋友为我买好了船票,很快要走的。我这趟回来,原是为了把三哥的孩子带回来,不然可以从香港走。”

“哦哦,才回来就走,姑娘不多住几天。”阿春停了手,浑浊的眼睛,垂下眼皮来。

云澜仍旧依着旧窗框,看窗外骄阳下一点浓荫,静谧的,像描在画布上,一动不动。她向来不过问另外两家院子里的事,也不怪她冷漠,三房里久没有主事的人,她一走,别说主事的人,连主人也没了。

她在想:怀承这时在忙什么?他说会常常写信来,何时才能收到呢?

怀承这时在一家点心铺子的后院里,替老胡接两位广东派来的爆破同志,阴湿的井台边,他们在研究炸药数量。蝉鸣声一阵高过一阵,直扬到天边。

比怀承忙碌的,还有云澜大伯父的书房里。大伯母匆匆安置好侄孙儿,划着小脚赶回来,才跨进书房门槛,就听见里面怒骂老三这孽障的吼叫声。叔潮跪在地当心,脸上已经肿了半边。二太太在旁抽抽搭搭的护着,胖大的身材恰好遮住儿子的半边,娟子举着擦眼泪,“还是停停手罢,咱们就这一个儿子,打坏了再指着哪一个去。”这是前头的话。等大太太坐回来,已经说到另一桩事上去了。

二太太仍旧哭腔,“依我看,还是快想想怎么办才是,初十咱们是答应了乔家的,乔司长这样器重潮儿,两个孩子好容易看对了眼,如今横插进来个小毛头,可怎么好啊?”她说着,拿眼神瞥书案后面泰然坐着的大伯子,老三和乔家二小姐的好事,还是他大伯亲自起的头,如今,不信他能撂开手不管,若真那样,伤的也是他的脸面,大家脸上无光。她所以故意地,车轱辘话又说一遍,叫他们好好想想,这是一条船上的事儿。

书房里突如其来的安静,把人心的声音都衬出来,“扑通扑通”的。是啊,叔潮正在议亲,真是一门好亲事,打着灯笼找不着的,正是聂家需要的力量,时局动荡得简直难以琢磨,还是得在政府里有自己人在才牢靠。这不,乔家的二姑娘,就是专为他们预备的,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世晖,”大伯父郁沉沉的脸,郁沉沉的口气,“你看呢?云澜带回来的孩子,到底是你的孙儿,你看怎么处置?”

二太太立刻把眼神扫到自家丈夫脸上去,看他沉吟不语,着急着先开口:“要我说,孩子已经带回来,咱们且找个妥当人,养在外头便是了,家里头不准漏一点儿风,等潮儿这头的婚事做定了,再慢慢图谋,或是接回来,或者怎么样,都好说。”

大太太坐在窗边,背阴,慢吞吞地接口:“你们还没细看那小毛头吧,我抱了抱,和老三生得实在像。好好一个孩子,弄得将来归不了宗,咱们这样人家,连血脉都乱了,怎生是好!”她末了,“唉”了一声,幽幽叹息。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