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河图(14)

作者:陈加皮 阅读记录

雁洄回以笑,心头寒意上涌。

“漂亮!”高访举起海菜花,抢话道,“当然漂亮啰!”

新鲜的海菜花水分饱满,甩了乡长和顾建浩满脸。

报社记者忙递上纸巾。

祭祀完成,小插曲落幕,正当大家各自散去,架珠传来一个消息。

一行人匆匆上车赶往。

三辆车中只有地质队的皮卡还能塞人,张仝邀请雁洄上车,车厢内坐不下,就陪她坐露天车斗。

师傅都坐外面了,俞跃也只能出来一起。

六月天的早晨,风是温暖的,

空气清新,张仝身心舒放,主动与雁洄聊天。

“你觉得在九顿天窗进行水流开发,可行吗?”

“你们不是已经决定了吗?”

“决定归决定,我就想听听你的想法。”

道路颠簸,雁洄双手扶住竹篓,说:“地苏地下河起源于七百弄,共有十二支流,巴独虽在第一分支,但内部裂隙出数个进水泄水口,水流下切速度快,水量剧变不稳;第二分支是架珠,其三是九顿。架珠地面有四个天窗,入水条件较好的有二:第一天窗四面开阔,窗口东西向达百米,深约五十,纵观枯水、平水、丰水期,水位缓变,可利于旱季补给。第二天窗为竖井式,东侧向斜,南北面岩基较缓,下部六十米处分向溶蚀,各自连通地下河,更有流量保证。所以,为什么要选九顿?”

这一番阐述、反问,把张仝给震住了。

俞跃也愕然。

这番话一语见地,寥寥数句,就描补出了地质队论证半月的症结。

为什么选九顿?九顿虽处上游,但据以往深潜数据,洞底延伸达200米以下,洞腔不见狭小,深度难以预测,暗涌更是复杂,地下水开发形式还需逐一落实。不过溢流型天窗,丰水期可以使地下河流向发生改变,致使互不相干的支流之间产生水力联系,极大地保证了蓄水量。

在现有的可供选项来看,利弊参半吧。

张仝反应过来,给出回答:出于生态环境保护,架珠天窗动不得。

也许理由太简单,雁洄笑了,说:“我是个俗人,不懂那些。吃饱穿暖,只管自己快乐就行。”

张仝说不是的,却也没有将话题继续。

车子摇摇晃晃,令人生困意,雁洄趴在竹篓边,闭目养神。

张仝不再扰她,离远了坐,去考核新徒弟。

“ 听了这番描述,你获取到什么讯息?”

“地苏地下河为树枝状地下河系;天窗呈线状串珠式分布;地下岩溶形态裂隙发达。”

张仝满意点头。

俞跃趁势问:“这位姑娘是地质学科毕业的吗?”

偏远山区出个大学生不易,更遑论是如此年轻的女子。

“不是。”

“那……”

张仝说道:“我们借助钻探物探、红外遥感探测、连通试验等去探索地下河,才区区十数年。比不得近一个世纪以肉//体丈量,切实的数据说话。”

俞跃了悟,“就是您常提及的‘地苏地下河图‘?”

“没错。”

张仝每每思及此,总要惋惜叹气,不能将雁洄聘入地质队,变相拥有地下河图,是一大损失。

原来那女生就是雁洄,俞跃偷偷地瞄了她好几次。

地下河图,钓尸,潜水极限,这在现代社会里,拿出任何一样都足够震撼。而这些的持有人是一名年轻女孩,真令人好奇。

“师傅,您再说说三年前九顿天窗的那件事吧。”

张仝想起以前,胸口还会紧张地憋一口气,他调节呼吸,缓缓说道:

“你也知道,地面落水洞连通地下河,有管涌,也有吸水口,暗流诡谲。三年前也是现在的季节,九顿村有村民荡竹筏去采中央的海菜花,出了意外溺水,我就是在那天见到的雁洄。九顿天窗分南洞北洞,溺水地点在模糊界限,她一来就站在石岛上,站了两分钟就去南洞准备钓尸。鱼箱、竹钓竿、丝线,就这几样物品,随着鱼箱倾倒,我还未看清,就见线轴转得飞快。大约一分钟后,线轴转速变慢,而她一直平静的表情发生了变化。两分钟之后,缓慢地转速停止,她开始收竿,然而并不顺畅,线总有卡顿,且再没有上浮的空间。我记得当时她很肯定地说:尸体卡在45米深的横向廊道里,白鳝拉不出来。这时家属开始哭了,说花费多少钱都可以,只要能让死者入土为安。在不借助任何外力之下,潜入水底45米,别说水温差距,大气压强都能把人压死。我以为她会拒绝,放弃这次钓尸,但她麻利地找出一套绳索,一头绑在自己身上,然后目光逡巡,走过来问我愿不愿意护她的牵引绳。当我把另一头绳索绑在自己身上,看着陆地绳索不断入水,我手心冒汗心跳加速,才后知后觉害怕……”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