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河图(73)

作者:陈加皮 阅读记录

忽而,台上的人蓦然停止动作,眼光犀利地穿过树林。

“是谁?”

作者有话说:

接下来这段情节非常难写,我得慢慢磨。

为了保持头脑清醒,还吃了高热量食物(碳水减少的情况下,思维能力迟缓)

第29章

森林里光线差, 只听得嗖嗖的响动逼近,突然从四面窜出许多人。他们肤色较黑,又持着刀斧, 目光里露出直接的杀意。

由散乱的队形并成排,迅速向他们围拢。

阿戊挡住雁洄向后退的本能反应, 低声说:“没事。”

雁洄侧脸看他,他安抚地朝她眨眼, 让她安心。

地苏虽然落后贫苦,但已经跨入现代社会了,这眼前荒蛮的一幕,是雁洄从没见过的。

就听到阿戊沉稳地发声, “我想求见你们的春巫。”

一众人先是面有迷惑, 继而才听清陌生语言里的“春巫”意思。

人群忽往两旁让道,先前在高台上唱跳的人走出来,有人称其为“唉巴”。

“找她,要什么?”唉巴听得懂汉语,也会说一些。

阿戊说:“我要借祭祀台入巫境。”

唉巴用精悉的眼神打量这两人, 并张开鼻孔拼命地汲取气息。之后, 他扬手一挥, 人潮立即散去,刀斧也收于腰带。

有一名体型瘦高的妇人来到雁洄面前, 做个邀请的手势,说了句话。

雁洄半懂不懂,却听出她的语气带着善意。

“我们是客,跟着她走就行。”阿戊解了雁洄的疑惑。

走出森林, 雁洄看到刚才散去的人, 都齐聚在高台下方的草地。那位唉瓜原地一蹬腿, 披布无风却翻腾,他倏地跃上两米多高的高台,跟会飞似的。

唉瓜继续唱念,身体的抖动越来越剧烈,表情也甚是激愤。底下众人神态端肃中带着敬畏,一声不发。

这是在进行某种仪式。

雁洄瞄了眼,便不再看,怕犯了五海瑶的忌讳。

妇人替他们引路。

峰脚也并不平坦,道路是削出来,沿途没有树和石的地面都种上了农作物,就连泥缝也长起粟苗。

想起阿戊说五海瑶一族信奉万物有灵,所以并没有伐树拓荒,看得出他们信仰的坚守,和附庸环境的艰难。

水流的声音越近,雁洄闻到湿润的味道。再走近几米,一道银河赫然跃于眼前,水流在半空铺开,仿佛从天而降。

感叹完造物的瑰奇,雁洄才注意到瀑布下方的村寨。

依地势而建的寮棚,错落分置,棚底以木柱架高悬空,用木板围成框架,顶盖杉树皮。

比吊楼更简朴,看起来就像临时居所。

妇人在一所寮棚下停步,抬手指二层说话。

阿戊转答:“上去等就行。”

于是雁洄踏上木阶梯。

阿戊回身合手贴额,表达感谢。

妇人笑了笑,转身走开去和别的瑶民说话,满脸忧心忡忡。

所谓二层,其实就一个小空间。棚内很简洁,只有几个蒲团,再没多余装饰。

应该是议事的地方。

雁洄坐下,阿戊也走了进来。

妇人来送水和糯饭,送完又走了。

雁洄问:“这……能吃吗?”

阿戊颔首,“可以吃。”

陌生的地方,在寮棚里待着也枯燥,雁洄吃完便走出去透气。其实也没走远,就倚二层的栏杆观看整个村寨。

阿戊在身后跟出来。

雁洄没回头,说:“我不会乱跑。”

擅巫的村寨,处处都是禁忌,她才不傻。

阿戊笑了笑,又重复:“我们是客,可以不用那么拘谨。”

雁洄确实有束手束脚的感觉,她的主场是地下河,现在却凡事都要谨小慎微。

“是吧。还是小心点好。”雁洄百无聊赖的腔调,视线跟着一位托着木盆在溪边的阿婆。

盆里养着鱼,阿婆喂完鱼,又转身磨刀,磨了许久,嫌不够锋利。

这画面看着,就像用指甲刮过窗玻璃,发出的拖曳的刮擦声,有股悚然升起。

就在雁洄以为心里想多了时,阿婆手中的刀猛拍向鱼头,再麻利地将昏掉的鱼抓出来,剖腹去鳞扣内脏。

雁洄觉反胃,挪开视线。

阿戊眸色暗了暗,“恐怕祭台没那么容易开。”

雁洄心绪微沉,这个神秘的五海瑶,到底是什么样的行事规则?

等到暮色四合,求见的春巫才姗姗来迟。

是一名年轻女子,眉深鼻挺,轮廓英气,目光里有种目空一切的距离感。

坐得够久了,雁洄站起身与她平视,道声“你好”。

春巫并没有回应,而是转脸盯着阿戊,冷淡地开口:“一股死人气。”

很是流利的汉语,也流利得难听。

阿戊声色不显,雁洄倒是皱了秀眉,“我们等你许久就不说了,但你开口就带刀子,这是五海瑶的待客之道吗?”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