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河图(93)

作者:陈加皮 阅读记录

“诶!那边怎么有血?”林为宁说着,走过来。

“……不知道。”阿戊回神,转眸看小房子,门还关着。他走近,去听声。

雁洄早换好衣服了,靠在墙壁缓神。

就在阿戊的手叩下时,门倏地拉开,雁洄眼神疑问。他收手背在后,抬下颌指林为宁,“就等你了。”

“嗯,走吧。”

听她声调微扬,阿戊放了几分心。

驱车前往吞榜。

雁洄坐在车内,稍微侧身向外,眺望窗外风景。

二十几分钟的路程,只有风往里灌的声音。

到达,车停。

俞跃监工成天地跑来跑去,先注意到车,然后是攀着车窗探出头的雁洄。

“雁小姐!”他招手,迎跑过来。

雁洄开车门,跳下来,等俞跃到跟前,说:“就叫我雁洄吧。”

俞跃喘着气,“是是是,那就各自称呼随意。”

“张叔在忙吗?”

“嗯,在烦恼怎么应对即将到来的枯水期呢。”

“我去见见他。”雁洄说着,回头看阿戊。

阿戊笑了笑,没什么表示。雁洄知道他的意思,便自己跟随俞跃走开。

庞记者也在,林为宁等得无聊,就去跟他唠嗑,吹嘘九顿深潜的惊险。

每去到一个天窗,张仝就在旁边搭个帐篷,吃住都就地,节省回县里的时间。此时他正坐帐篷里,握着笔计算公式。

面前的小矮桌上,铺了几张地下河系补给、排泄、可采量成果表。

雁洄无声地站了会,张仝不经意间看到地上的影子,抬眼知是她来了。

“小雁姑娘。”帐篷低,张仝只能半起身。

“张叔。”

“不嫌弃的话,就进来坐坐。”

“好。”

张仝收拾收拾,待雁洄坐好,他询问生活是否安好。

雁洄笑道:“且安。”

“那行。”张仝将桌面几张表摞好,草稿纸在最上面。

雁洄问: “是在画地下河系径流模数表吗?”

张仝讶异,“你还懂这个?”

“我有个叔叔是从事地质学工作的。”

“啊,这样。”张仝将径流模数表转向,“你看看,能否给我出个主意?”

表格书写随意,标出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的流量。

雁洄看过数据,说:“现在已到平水期,集水面积呈数倍递减,地表河下沉,往暗河窗口倒灌,逐渐集中于下游青水村总出水口排泄,可以在那里建水库,用以补给其他地区用水缺口。”

“青水村出口坝址我们先前已择定好,要能达到应对旱情的程度,就必须大量蓄水,建汞房借电力抽水。现在比较棘手的是电力问题,因为地苏时常出现输电故障,和供电不及时的情况。大量购买发电机不现实,还要考虑后期维护成本和维护力度不集中……”

雁洄想了想,清亮的眼睛直视张仝,“地质队有没有想过开发巴独水洞?”

“比如从哪方面着手?”

“跌差发电。”雁洄抛出论据。

张仝头脑一醒,坐直了背,感兴趣地说:“展开说说。”

“巴独处在云贵高原向都安倾斜的地段上,有数脉丰富的汇水系统,以跌水的形式汇入地下河主流。地下水流蚀于管道中,呈层流状态,浅埋水流及深埋水流的落差高达三十米,水力坡降大,可利用这个优势建地下水电站。”

张仝一拍桌,眼明心亮,“小雁姑娘,我对你的地下河图是越来越感兴趣了。”

雁洄笑笑,“以后地下河图可借你一阅。”

“哈哈,这个以后是多久呢?”

“不会太久的……”

聊到差不多的时候,林为宁找来了,庞记者刚好听到最后的谈话,好奇心作祟,“我听俞跃讲过几回这地下河图,真有那么神奇?”

雁洄起身走出帐篷,“只是一份数据图而已。”

“啊?”庞记者身为记者,注重事实,“那肯定也是一份真实权威的数据图。”

“是吧。”雁洄目光搜寻阿戊。

阿戊正巧看过来,她远远地冲他一笑,眉眼弯弯,很是温煦。

林为宁送他们回渔具铺,才驱车向县城。

洗澡敷药,雁洄忙活一通,肚子饿狠了。天近傍晚,她才想起自己两顿没吃。

点柴起火,灶里燃烧起来,照亮院子,狸花猫也踱步过来围火。

阿戊不适应火,站得远,雁洄抱膝蹲在灶前,一人一猫,火光将他们的身影勾勒得分外柔软。

阿戊靠近几步,“伤口还痛吗?”

粥沸腾慢,雁洄洗了两个鸡蛋放进去,回道:“有一些,但还好。”

她又重新抱膝蹲着,头微垂,刘海在睫毛上面泛着柔光,模样嫕静。

火很旺,有时会被风吹得四处窜,狸花猫怕了,昂首踩着步子到阿戊脚边。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