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的读书郎(1076)

其实每次考试就跟拔了一层皮似的,难受的很,出门文会之类的也不是他们爱去的聚会。

“那就不出门,在家养着,我让人给你们做爆炒海参吃!

ьEǐЬEī。

”温润也觉得弟弟们辛苦了,学生们都面有菜色,这几日好好的养一下吧。

于是,这文会也没人去参加。

倒是平时教导过她们的一些名人雅士,来看过他们,知道温润在这里,要给孩子们养一养,也纷纷送来了东西,人参啊,灵芝之类的没少给。

有几个紧张的举子,睡眠不好,温润就让他们吃灵芝安神。

因为已经是四月份了,温润用辣椒籽儿,细了一些辣椒苗,看着长大了不少,就趁着天气好的时候,移栽到了大将军府的后花园,还有他的番茄苗儿。

这几样植物被他细心呵护,让人看好,不许糟蹋了。

他还有闲情逸致种菜,以及倒腾那些外邦的东西,倒是让赶考别院的举子们松了口气。

就是王珺都不那么急躁了:“你要这些东西,到底有什么用啊?”

读书人怎么能种地呢?可是看温润的样子,他是真的要种地啊!

“你不懂的,有大用处。”温润擦了把汗:“走,回去休息会儿,对了,两个弟妹是不是要出孝了?这都四月份了。”

“是要出孝了,不过四个人是想看看会试结果。”王珺有点犹豫,因为他也没把握说弟弟们一定能考中。

“无所谓了,考中考不中,都得成亲不是?”温润笑着道:“就算没有考中,小登科一次也好。”

会试考中叫大登科;成亲一般都叫小登科。

原因是男生在这个时候,都是穿红色的衣服。

“也是。”王珺想开了,就让人着手预备两个弟妹的出孝。

按照这个时代的习俗,一个人死后,其子女要服孝三年,俗称“服三”,满一周年烧纸祭奠,叫“周年”或“烧周年”,古代称为“小祥”。

第二个周年叫“大祥”,也要去坟地致祭。满三周年烧纸祭奠,死者的亲友毕至,各带供品、纸扎。

三周年过后,死者的子女即可脱去孝服,改换平常衣着。

所以三周年又叫“脱服”或“除孝”,古代称为“衤覃”(tan坦)服。

按照传统的说法,丧葬礼仪至此才算正式结束。

第442章 放榜:全中!

两位姑娘没有家了,但是温润还是给她们置办了宅院,暂时充当一下家,又派了不少人充当家人,顺顺利利的出孝之后,请了媒人上门提亲,定下了日子。

一个五月初六,一个五月十六。

定下了日子,两个姑娘就不方便住在大将军府了,温润让人陪着她们住在自家,反正是挨着的,人也多,不怕谁不长眼冒犯她们。

温润这边正在积极的准备下聘,以及她们的亲事,那边皇上的赏赐也到了。

原来皇上给两位姑娘收拢了一下家产,按照时下的规矩,在室女,也就是没出嫁的女儿,又是仅存的独女,可以得到家产的八成,剩下两成是要交到衙门的,以理顺自家的账目等等。

而她们俩各自家产不少,但是皇帝只给了她们俩一人一万两银子的压箱底银子。

“一万两银子,这么少?”温润觉得两个姑娘起码有个三五万两银子吧?那可是盐商。

“一万两银子不算少了。”王珺却道:“皇上还命内务府给她们出嫁妆呢。”

“嫁妆我们自己有。”温润还是在乎钱的,有银子在手,两个弟妹才会有底气。

“不一样的,皇上吩咐了,让人按照宗室女的规格给她们俩预备嫁妆。”温润不满足,王珺却很能理解:“不管嫁妆多少,主要是按照宗室女的规矩来。”虽然宗室女的嫁妆,置办下来也就万八千两银子,可主要是这个名头,有了这个名头,两个丫头也没人敢低看。

皇上拿了她们两家那么大一笔钱,给人家一点庇护,应该的。

“哦,那咱们家的嫁妆?”温润准备的嫁妆也不少。

“当添妆就是了。”王珺道:“好歹那也是妹妹的姐妹。”

只能绕个弯,以王玫的名义送过去了。

“嗯,聘礼也备好了。”温润盘算着:“给他们多预备一些家底。”

成家立业是大事情,温润在这方面不敢马虎。

过了几日,这边还没忙活完,那边已经开始放榜了。

在春闱放榜后,会有专门的报禄之人骑着快马自京城几个主干道和书生集会的茶楼旅舍经过,他们一边骑马奔跑一边重复着考生的籍贯和成绩,声音洪亮,凡是在这儿住着的人都能听见。

这一声声的捷报,就是多少读书人梦寐以求的声音了。

上一篇:不当反派去说书 下一篇:两生欢

初吻江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