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的读书郎(1269)

元世祖忽必烈入主中原后,经过权衡利弊,决定采用儒家礼法治国,其中“耤田享先农”就是一项重要内容。忽必烈在大内厚载门附近,开辟耤田以举行农耕之仪。

至大三年,元武宗依照唐宋之制,又在大都东郊开辟耤田千亩,仿照社稷坛形制及祭礼建造先农坛与先蚕坛,制定先农祭礼。

先农坛与先蚕坛高五尺、阔十一步,嗯,他给缩小了范围,四面有棂星门。

将先农坛与先蚕坛一并建在耤田中是元代的独创。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寒,深知农民生活的艰辛和农业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他称帝之后的第二年,即下令在国都南京城西南,为太岁、风、云、雷、雨、岳、镇、海、渎、城隍等诸神修建山川坛,在山川坛内西南位置,仿唐宋时期的规制,建造了先农坛,并首次确定耤田的面积为一亩三分地。

而本朝承袭前朝的制度居多,这“一亩三分地”也给继承了。

“我倒不是怕种地,我是怕表现得不好,我没跟我父皇一起耕地过,而且我记得,我父皇母后在我小的时候,也是去举办祭奠的,也耕地养蚕,但好像是表演一样,您也说了,哪有穿广袖长袍耕地的啊?”太子也郁闷呢。

温润眼珠子转了转:“我有个办法,就怕你不敢。”

“什么办法?”太子殿下对他这个先生,可是很期待的。

“你附耳过来。”温润跟太子殿下唧唧呱呱了半天,太子殿下犹豫了一下:“这能行吗?”

“我就说你不敢吧?”温润斜眼看他。

“那就这么办!”太子殿下一拍巴掌:“反正头一次去,本殿下什么样儿,他们还敢说我不成?”

于是,太子殿下秘密的吩咐阿吉公公去办事,又让照顾他的姑姑们做了几个针线活儿。

选秀的时间,定在了耕耤礼举办之后,端午节过去的五月十五日。

不过在此之前,很多秀女已经启程来京。

毕竟春耕是大事情,不能因为选秀而耽误。

每年正月,礼部要奏请皇帝确定祭祀日期,一般在二、三月间的亥日之前就定了下来。

而在祭祀前两日,皇帝和参与祭祀的王公大臣开始斋戒,礼部尚书到牺牲所察看祭祀牲畜的情况。

祭祀前一天还需扫坛并检视耕种器具。

皇上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把王珺跟温润都算在了陪同人员名单之内。

温润一开始还紧张兮兮的问王珺:“该不是让你带兵护驾吧?”

“没,这是大内跟九门提督的差事。”王珺解释了一下:“再不济,那也是五城兵马司的事情。”

他一个京畿大营的大将军,没圣旨,敢带兵入京城?

吃饱了撑的还是另有所图啊?

温润这才放心,不过他很好奇,古代的皇帝下田,有多隆重啊?

然后他就见到了。

春耕的时候,温润他们就参加了皇帝的耕耤礼。

后半夜,温润睡的正香,王珺就已经起来了,他先收拾妥当,又把温润从被窝里挖了出来。

“这么早,干什么去啊?”温润才不想起来,春困秋乏夏打盹,春天就该睡觉:“今天不上朝。”

“今天是不上朝,但是今天去耕地。”王珺把人折腾起来,没等人睁开眼睛,先把热毛巾敷脸上了:“擦擦,起来吃饭。”

第518章 耕耤之礼

因为今天要祭祀先农,所以这一天要吃素。

老王家也是如此。

早饭可简单了,豆浆,素馅的包子,小咸菜,连个鸭蛋都没有,倒是有用红油拌的金钱黄瓜,很是脆爽。

非常得温润的喜欢,一口气干掉了三分之一,吓的王珺赶紧让人把盘子收起来。

“咋了?吃点小菜你都不让了?”温润气的瞪圆了眼睛。

“平时小菜随便吃,今天可不行,一会儿走的时候灌一碗参汤。”王珺又朝在外面啃着油炸饼的小豪叫了一嗓子:“再多准备两罐水!”

“好哒!”小豪的回答,明显有卖萌的嫌疑,都跟他那媳妇儿学的,两口子年纪都不大,还越活越回去了。

张红如今有了身孕,小豪也算是有了后,被月姑接了回来,不让在家待产,在大将军府养胎,生也在大将军府生。

家里都没个主事的人在,万一有个啥事儿可咋办?

所以如今两口子在府上,住了以前张红住过的丁香苑,每日有不少人去照顾她,小豪也能在外放心。

“你吃了这么多咸的东西,到时候口渴怎么办?这次去祭祀,可不像是在宫里那么方便。”王珺早就打听好了,那里要啥没啥,赶紧吃饱喝足,准备好吃苦吧。

这种祭祀,不闹到下午是不会结束的,中午没东西吃,或者只能有一点东西吃。

上一篇:不当反派去说书 下一篇:两生欢

初吻江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