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玉京(139)

好容易捱到酒宴结束,卫辰吾派方天宠护送二人回营休息。因孟随是圣上亲信,自然先紧着他送,等安顿好了,李屏南同方天宠一起走回自己帐前,忽然道:“方副将,我想起你的名字了……原来你就是方天宠,在原石河头率军追击忽思齐部流寇,斩首三十余人那个方天宠,对不对?”

忽思齐部是北域十六国之一,早年间作乱被卫辰吾率军平定,之后归顺大周。不过这些边境小国国内动荡,时有篡权夺位或者内乱流寇等事发生,往往安分不了多久就要试探着来咬一口。北陆军镇守北疆,正是为了防备这些时不时冒头的毒蛇。李屏南所说的那场战役,便是由于忽思齐部突然出现了一股流寇,大肆侵扰边境及邻国,另一个部落冯林国不堪其扰,向北陆军求救,方天宠便领兵于原石河头与流寇交锋,斩杀百余人,带回首级三十余个,因此获得朝廷嘉奖。

然而忽思齐部的嚣张气焰却并没有被这一战打退,反而越演越烈,对冯林国展开了丧心病狂的报复,终致冯林灭国。冯林末代王子仓惶出逃,在北疆四处借兵企图复国,又遭到忽思齐部追杀。最终是卫辰吾亲自率北陆军出兵镇压,于定方关三战三捷,讨平了忽思齐部,令北疆重归安宁。

方天宠谨慎地道:“寸功微薄,不足挂齿,承蒙大人记挂。”

李屏南却笑道:“哪里,你做的事可一点都不微薄,连尚书大人都震动得很,对你印象深刻呐。”

方天宠似乎不太明白他为什么突然套近乎,没有接话。

李屏南的住处距孟随并不远,没走多久就到了,他站在门口朝方天宠笑了一下,道:“就送到这里吧,方副将留步。”

方天宠垂首道:“大人好生休息,末将告退。”

“哦对了,还有一件事,今日我看卫将军不大高兴,八成是见到我们,心里烦闷得紧。”李屏南意味深长地道,“回去听听他怎么说吧,明日有空,我还会去找你。”

第62章 芳心苦(十二)

方天宠一头雾水地回到主帅帐中, 果然里面灯火通明,众将都围在卫辰吾案前,酒意上涌, 吵吵嚷嚷:“简直是欺人太甚!区区一个阉人仗着宠爱, 竟也敢在北陆军的头上撒野!他算什么东西!”

“咱们在边疆舍生忘死, 他们躲在京城里安享太平,倒嫌起我们吃得多用得多了!”

“诸位, 稍安勿躁,都冷静冷静。”卫辰吾被他们吵得头疼,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那毕竟是圣上钦差, 你们在我面前抱怨两句就算了, 可别当着人家的面说出什么不该说的话。”

他是一军之帅, 此刻按说应当替钦差找补两句、抚慰人心,然而今夜这一出实在令他也无话可说,只得提醒他们谨言慎行。众将犹自不服, 只是碍于卫辰吾的威严,也不敢闹得太大,各自忿忿散去。

方天宠却没有随着他们一起出去, 卫辰吾等人都走干净了,才疲惫地向后一仰, 闭着眼睛靠在椅背上:“都安顿好了?”

方天宠道:“两位钦差都已经歇下了,末将安排两队亲兵紧盯着他们, 若有异动, 便来回报将军。”

卫辰吾点点头, 不说话。方天宠想了想, 还是把心里的疑惑问了出来:“历来朝廷劳军, 为的都是赐恩抚恤,鼓舞士气,怎么这一次不像是犒赏,反倒像是来结仇的?”

“你也看出来了?”卫辰吾示意他自己找个地方坐下,“你来北陆军多少年了?”

方天宠道:“六年了。”

“我在这已经十二年了。”卫辰吾说,“从陛下继位没多久起就一直在北疆,从小兵做到将军,再到大将军,看着北疆从混乱之地变成如今这个模样。早年间北域是大周的心腹之患,因此陛下对北陆军期许很高,朝廷诸公也都肯尽心,只是今时不同往日了。”

“北陆军的士兵和将帅来来去去,朝廷也换了一波人,北疆稳定了几年,朝廷再好吃好喝地供养这个庞然大物,就觉得不值得了。”

“其实定方关这场仗,朝廷并不太想闹得太大,冯林灭国、十六国内斗,和大周有什么关系?就算是侵扰了边境百姓,派些士兵过去保护一下不就好了,干什么非得以北疆之主自居,要插手他们之间的冲突?”

方天宠低声道:“可是任由忽思齐部作乱,一旦十六国都动荡起来,北域战火复燃,他们迟早要把手伸向北疆,我们会很麻烦。”

“正是这个道理。”卫辰吾道,“我在奏折里也是这么说的,只是陛下未必会往心里去,朝廷中能设身处地为北疆着想的大臣不多,兵部就更别提了,吴复庸早就想着裁减北陆军,巴不得北疆没仗可打,最终还是靠着贺相坚持,劝动了陛下,才得以出兵平乱。”

苍梧宾白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