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重生知青的乡下娇妻(27)

作者:果小苹 阅读记录

明天选裁缝,后天开始拔草,沈兰:为了不拔草,必须选上!

除了杜若歌,包括新来的三位男知青都被叫走搬床去了,只杜若歌身体原因,大队长把他留下来。

杜若歌走到沈兰面前:“沈兰,我相信你,明天的比试,一定没问题的。”

对于自己的裁缝,沈兰了解过三位对手后,很有信心,“我也觉得没问题!”

沈兰看到,杜若歌已经穿上了她送的新鞋子。出去半天,新布鞋的白色连都是整洁的,估计是大队长特殊照顾,让他一起坐牛车。

杜若歌把李娥的蛇皮袋和卖藜蒿的九毛八分钱给李娥,李娥装了有五十斤藜蒿,还特意多了几两,但是收购的地方,说都要扣一斤,扣一斤就扣一斤,杜若歌也没有争。

李娥拿到杜若歌递过来的钱,眼睛都亮了,这还是她到大福村之后,得到的第一笔收入。

她决定有空的时候,再多采点藜蒿叶子。可惜就是叶子有些都黄了,只有尖上的叶子才能,再过段时间,尖上的叶子也不行了。

眼看陈雪梅和李娥带着梁婉先回去了,沈兰趁机帮雪梅打听起梁婉的情况。

毕竟书上梁婉只是个配角,而且只是个在知青点呆了一年就被男主弄走的配角,很多细节并没有描述。

杜若歌:“梁婉,女,十七岁两个月,高中生,是我大姨家最小的女儿。”

沈兰:……

怎么感觉像做报告似的。

沈兰:“她读高中,怎么这会下乡了?”

毕竟,现在还没到放假的时候。知青办应该也不会要求别人书没读完就下乡的。

杜若歌哼了哼,“是她自己要求的,小丫头一直喜欢顾景俞,顾景俞下乡后,她一直吵着要过来,家里也拿她没办法。至于学业,倒是问题不大,高中毕业证已经拿到了,要不家里也不会同意。”

沈兰又继续问了,“那顾表哥对她什么想法?”

杜若歌:“就当邻居家的小妹妹呗。老顾对她没想法,有想法,下乡前会定下了。下乡之前,老顾就想着进部队来着,结果家里让他过来下乡。”

这事沈兰知道,书里有提过,男主想当兵,但他爸妈担心沈兰受欺负,就派了他过来照顾着,他觉得是沈兰耽误了他的前途,偏偏书中沈兰还要往他身边凑,让他心生厌恶,别说让他照顾沈兰,不欺负沈兰,已经是他有风度。

说话间,男知青抬回了床,架子床放知青点,单人床放沈兰的院子。

作者有话说:

又来四个知青,这个热闹了

第25章 竞选裁缝

雪梅睡的木床很简单,并不像沈兰睡的床那么繁复,三人都没叫男知青,自己给抬到了沈兰的房间。

期间梁婉默默地清理自己的东西,没有要搭一把手的意思,显得尤其格格不入。

等到她们搬完了,梁婉倒是进来了,指着沈兰房间的五斗柜,“我东西多,这个柜子给我用吧,我给你钱租。”

沈兰的衣服并不多,买了缝纫机之后,也就给自己做了双鞋,一件海魂衫,而且她还有一个木箱子。原本梁婉好好说,沈兰会考虑把五斗柜搬去堂屋,让她和李娥装东西。

但是梁婉口气不好,显然也并不想跟李娥共享,沈兰现在也不是缺钱的人,就不想给她用。

沈兰:“实在不好意思,五斗柜我自己要用。”

梁婉又指了指木箱子,“那木箱子呢?”

沈兰:“木箱子更不行,我全部家当在里面。或许,你可以找木工做一个。”

梁婉:“哪里有木工?”

沈兰:“你明天可以问问胡大队长。”

虽然她大表哥也在学木工,但是才学了几个月,像梁婉这么难缠的客人,她就不介绍给大表哥了。

梁婉以为沈兰故意为难,又怒了,怦地关了房门。

她们三人也懒得管她,眼看差不多到了吃饭时间,吃饭又是个问题。

胡大队长一视同仁,也给每位知青送了十斤红薯过来,以后再要粮食,就赚工分换,或者自己想办法。

杜若歌和顾景俞来跟她们三人商量,决定中午这顿由他们五人请,顺便把人集中一起,商量一下吃饭的事。

当然,她们也不是冤大头,中午也就炒了个空心菜,炒了个红薯叶,拿韭菜煎了个鸡蛋,饭就是红薯稀饭。

来的人,除了几位新知青,当然也没落下范建中。

范建中明显对韭菜煎蛋比较感兴趣,夹了一次又一次,在他第三次要把筷子伸向韭菜炒蛋的时候,梁婉把筷子重重一放,吓得范建中筷子拐了个方向,夹起了一筷子红薯叶。

顾景俞只当没看到,“今天一起吃饭,顺便讨论下吃饭的问题。你们来之前,我和老杜,是在三位女知青这么搭的餐,范知青是在知青点自己做。几位新知青,你们看有什么想法。”

三位男知青不出意外的表示想跟着范建中一起吃,大队长给了红薯,知青点的菜,是顾景俞叫范建中一起种的,新知青可以吃。

就剩下梁婉,她看看范建中,又看看杜若歌和顾景俞两人,“那我怎么办?表哥、顾哥哥,要不我们三人一组?”

杜若歌凉凉地道:“那是你做饭还是谁做饭?”

梁婉脸色白了白,显然,她只想到不跟雪梅等人一组,却没想到谁做饭问题。

顾景俞敲了敲桌子,“梁婉,你想跟哪一组?我先说好,不管你跟哪一组,该你出的粮食你得出,该干的活你也得干。”

梁婉瘪嘴,“我出钱不行么?”

顾景俞不惯着她,“你钱多,可以去镇上,国营饭店天天有现成的。”

显然,顿顿去国营饭店吃,并不合适。就算是有钱有票,也不可能一天三次去镇上。

更别说,下乡来的,就算梁婉在家再受宠,家里也不会让她带太多钱票,毕竟知青都是来支援农村建设的。

梁婉:“那我做什么,也不会做饭呀!”

顾景俞:“不会做饭,你可以烧火摘菜,或者跟我和老杜一样砍柴也行。”

梁婉的眼睛顿时亮了,“顾哥哥,跟你一起去?那我砍柴。”

听到她旁若无人地叫“顾哥哥”,陈雪梅哼了哼。

顾景俞立即道:“以后别叫我顾哥哥,你可以叫我顾知青。至于砍柴,我和老杜可以带你去一次,以后就分开行动!”

梁婉又红了眼框,委屈地看着顾景俞。

对于梁婉宁愿砍柴,也不愿烧火做饭,沈兰三人都没有劝。

当天下午杜若歌去捡柴,顾景俞去钓鱼,梁婉就拧着个铁桶,跟在顾景俞后面,成为除沈丽以外,第二个去河边钓鱼区凑热闹的女同志。

选裁缝正式开始了,就在大队部门口的小门面房进行。

第一个上场的是胡艳,胡艳学了两个月裁缝,就练习一下裁衣服、拿着废布练习走线,还没正式开始做衣服呢。她也知道自己几斤几两重,淡定地展示了裁衣服,就下来了。

第二个是谢玲,谢玲自己有缝纫机,婚前虽然只学了一个月,但这两年偶尔给家里人做件简单的衣服,太麻烦的,还是拿去裁缝铺做。

只是她毕竟学的时间不长,平时家里活又多,并不熟悉。她裁个布吧,还裁得歪歪扭扭。结果布没裁好,上了缝纫机更觉得紧张,一紧张,直接把个袖口给缝上了。

若是平时,谢玲还能慢慢拆了,重新缝,可是这么多人看着,她压力大,直接给放弃了。

接下来就是沈丽。

沈丽是临时突击的,学裁缝,三天能学什么。陈雪梅和李娥都跟沈兰学了大半个月了,也还只能拿废布练手呢。显然沈丽也并没天赋,她不会裁布,就直接坐上了缝纫机。

她要展示的,是做一个袖子。可是她那技术,也就勉强能把两块布拼到一起,走线歪歪扭扭,像个醉汉一般。她用了大半小时,终于把一个袖子缝完了,自觉很满意。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