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重生知青的乡下娇妻(28)

作者:果小苹 阅读记录

沈兰远远地看了一眼,放心了,沈丽的技术,还没陈雪梅好呢,她完全没压力。

沈兰是最后一个,她想展示的,是做一件海魂衫。

因为做过几次,沈兰很有经验,尺子摆上,划粉画线,大长剪刀咔嚓咔嚓,很快,一件衣服所要的布料就裁好了。

沈兰坐到缝纫机上,换好线,手扶着缝纫机的手轮,脚踩着缝纫机的踏板,缝纫机却纹丝不动。

沈兰没慌,给缝纫机上了一下油,再次踩动,仍旧没有动。

缝纫机用不了。

沈丽在下边得意,开始说起风凉话,“不会是沈兰不会用缝纫机吧,我就说没见过沈兰用缝纫机!我猜,缝纫机肯定被她弄坏了!”

李婶子当即附和,“我说呀,大队的缝纫机也是个精贵物件,要是沈兰弄坏了,她赔得起么?”

沈兰扬眉:“若是我弄坏的,我就把自己的新缝纫机赔给大队,行了吧?”

沈兰都这么说了,沈丽和李婶子也就没了声音。

到了这时,沈兰也发现了问题,肯定是沈丽动了什么手脚。可是她在现代会修电动缝纫机,却这种老式的缝纫机却没办法。

沈兰却没有放弃,擦掉额头上汗,她把缝纫机的箱体打开,看有没有卡住线,发现并没有。

她又看了一下缝纫机的皮带,也并没有松。

“沈兰,你先起来一下,我来看看。”

杜若歌不知道什么时候过来,身上还背着不知道从哪借来的帆布工具袋。

对于杜若歌到底会不会修缝纫机这事,沈兰也是没有底,不过她本能的相信杜若歌,当即把位置让给杜若歌。

杜若歌检查过后,发现是摆梭根部有两个小螺丝松了。这难不倒他,很快就拧好了。

缝纫机是大队的财产,缝纫机不能用,很多人都跟着揪心,看到缝纫机被杜若歌修好,响起一片叫好声。

大家都欢呼,唯有沈丽,脸色煞白,狠狠地咬着唇,差点都要咬出血了。

沈兰瞟了她一眼,心里哼了哼,面上却并不显,原本她只准备随便展示一下,做两个袖子就差不多了,现在却改变了主意。

她把缝纫机踩得飞快,打定主意一口气把海魂衫给做完。

时间一点点过去,眼看快到做饭的时间,却并没有人离开。沈兰把最后一个袖子缝到衣服上,又把衣服翻过来,一件海魂衫就做成了。

胡大队长拿着衣服看过,肯定地点头,“好了,我宣布,今天的比赛,沈兰胜出。以后……”

“等一下。”有个留着小胡子的中年男子举手。

沈兰一看,小胡子并不是大福大队的人,刚看他一直站到沈丽的边上,不知道是不是沈丽请来的帮手。

小胡子从人群中挤上前,拿过沈兰手中的衣服,展示给下面的人看,然后问沈兰,“请问沈同志,这件衣服你是给谁做的?”

“给我自己做的。”

沈兰为了省去量身的部骤,衣服直接按自己的尺寸做的。

小胡子继续说,“大家看一下,沈兰做的衣服,她穿上去刚刚好,这样的衣服,一旦她有长高一些,就穿不了了。这不是浪费布吗?现在的布多难弄到,大家都有体会,谁会放心让一个浪费布的裁缝做衣服?”

对于小胡子的话,还真有不少人赞成,特别是家里孩子多的。

沈兰笑了,“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位就是镇上裁缝店的胡师傅?”

她拿过衣服,展示给大家看,“其实不管是袖子,还有衣服下脚边,有都留了点长度,到时真的觉得小了,来我这,免费给改大小。”

“而在没有长高前,我觉得还是这样的衣服适合我,大家看看我身上的这件海魂衫,没有过长的袖子,没有过长的下摆,是不是觉得更加好看?我们做新衣服,肯定是希望能穿得好看些,而不是穿上去像穿了大人衣服的小孩子,对不对?”

胡师傅没话可说了,下面的人都在议论,有的说,“我去年前在胡师傅那里做了件裤子,今年娃穿着,还是有点长,太长的裤角,走起路来不方便不说,还把裤角踩破了。还不如像沈兰说的,做的时候先折起来!”

林婶的嗓门大,她说,“我三年前做的衣服,也给我做大了,问题是,我又不会长,所以一直就这样大呢,看上去像穿个袍子!”

胡师傅原本是沈丽请来帮忙的,眼看舆论朝自己不利的方向发展,立即脚底抹油,“我想起店里还有几件衣服等着我做,我先走了!”

第26章 缝纫机丢了

胡师傅跑得很快, 他跑后,胡大队长询问大家的意见。

立时有不少人赞成选沈兰。

赞成沈兰的,以中年人和年轻人为主, 还有少部分上了年纪的, 却觉得胡师傅担心的有理。

胡大队长只得投票,让人从边上学校搬了一块黑板过来,把四个报名的女同志都写上, 让每家派个代表投票。

最后,胡艳得了三票, 都是与他爸关系好的。谢玲得了五票, 大部分都是上了年纪了。轮到沈丽,得了一票,她妈代表她家投的。沈兰, 六十九票, 第一名。

胡大队长理所当然宣布, 沈兰成为大队的裁缝师。

胡大队长裁缝铺的钥匙交给沈兰。

沈丽看到, 崩溃大哭,“我的苦白吃了!”

边上的人都被她哭懵了,谢玲和胡艳也落选了,都没有像她一样。

沈丽拆开包着布的手指头,她的手指头已经肿成了馒头, 听说是这几天学缝纫心急, 被缝纫针给扎了多次。

沈兰倒是没想到, 看着一点苦都不能吃的沈丽, 狠起来, 倒是能吃苦, 看在沈丽馒头手的份上, 她提醒对方:“沈丽,你认真学缝纫,等我不当裁缝了,让给你。”

她肯定是要参加高考的,今年冬天的来不及,她明年也得参加,眼看仅有一年多点的时间。等到考上大学,她就要离开大福大队,肯定不能继续做这个缝纫师傅了。

沈兰难得的好心,沈丽却以为她是取笑,气冲冲地离开。

林婶成为裁缝铺的第一个顾客。

她早就想让沈兰再做几双鞋面了,又怕沈兰不要工钱,这一下子,作为第一笔生意,沈兰总不能不收钱。

一双鞋面,沈兰裁布再加缝纫,大概是半小时,只是布鞋上有两小块宽橡皮筋,得沈兰出,沈兰就收两毛钱一双鞋面。

林婶一口气订做三双。

林婶过后,陆续又有几人拿着布料做裤子或鞋面,沈兰也一一登记。

裁缝铺下午并不开门,沈兰就把林婶要的三双鞋面拿回家做,其它的准备明天来裁缝铺做。

离开的时候,谢有宁过来示好,恭喜她成为大队的裁缝师傅。杜若歌正好过来催沈兰回去吃饭,看到谢有宁赖在裁缝铺不走,脸都黑了,走过去大声说:“沈兰,回家吃饭了,这位谁谁谁,你要做衣服吗?这是裁缝铺,不是闲聊的地方!”

对于杜若歌的敌意,谢有宁并不在意。他大概也感觉得出,杜若歌也对沈兰有意,可是那又怎样!

杜若歌的家并不在大福村,自己住的地方,还是大队房子,他自己又是个病壳子,赚的工分还不够药钱。反观他自己,爸爸是在大队支书,家里也殷实,有眼睛的人,都会选他。

谢有宁用自以为温柔地方式与沈兰道别,把杜若歌气得够呛!

到家的时候,雪梅和李娥做好了饭,杜若歌不知道从哪弄来三瓶汽水,拿着各自喝水的搪瓷杯子倒上,庆祝沈兰成为裁缝师。

雪梅:“沈兰,你这个裁缝师做得真是时候,明天我们要下田抓草,你就可以舒舒服服坐在裁缝铺。”

李娥很是赞成,“是啊,我太羡慕了。”

顾景俞举杯,“那我借花献佛,来,我们干一杯。”

大家一齐举杯,只有梁婉哼哼,碰杯也不跟她们碰,只跟杜若歌碰。

下午李娥又去采藜蒿,雪梅也跟她一起去了。沈兰自然留守在家里,一个多小时就把林婶要的鞋面做好,给林婶送去,沈兰安心看起书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