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重生知青的乡下娇妻(53)

作者:果小苹 阅读记录

床上还有张赛兰带来的一男一女两个娃娃,是胡大队长哥哥家大儿子的孩子。因为这娃的娘进门三年,生了一男一女,被认为是大队上有福的人,今天就请了他们来滚床。

沈兰闲着无事,就逗两个小娃玩。

期间,杜若歌进来一次,问沈兰饿不饿。

本来还不觉得的,他一问,沈兰还真觉得有点饿。杜若歌递过来一小包桃酥,“先吃点,别饿着了。”

杜若歌出去,沈兰发现两个刚还在床上滚来滚去的小娃娃,都不动了,都聚精会神地盯着她手上的桃酥。

沈兰故意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

四只眼紧紧盯着,似乎怕沈兰掉下来,妹妹清脆地说,“我知道,是桃酥!二奶奶给我们吃过。”

她说的二奶奶,就是张赛兰。

沈兰给他们一人拿一个,哥哥却把自己的掰成两半:“沈兰姨,我跟妹妹分一个就够了。”

沈兰被萌化了,“真懂事,为了奖励你们的懂事,沈兰姨把这块桃酥也奖给你们了。”

于是,三个人,一人拿着一块桃酥啃着。

大伯一家浩浩荡荡地来了,先是转了一圈,跟相熟的人打了招呼,表达了一番沈兰也没请他这个做大伯的来做主的意思,然后转悠到上礼的地方。

沈安莲和王冬阳在收礼和写礼簿。

大家都不富裕,送的基本上是东西。

王秀如拿出一个枕巾,让王冬阳写上。

沈安莲与王秀如不对付:“送枕巾哪有送一个的。”

王秀如呵呵:“我这不是防着沈兰到时生娃,不知道送什么!”

秦小娟没来,沈丽来的,送了两个鸡蛋。

这份礼,可以说是十分的薄,但对方是自己侄女,沈安莲也没好说什么。

不管礼多礼少,反正是来者不拒。

等到客人都走了,沈安莲也被王老实拉走。

陈雪梅和李娥很知趣,早早洗漱回了房间。

房间里只剩下新婚夫妻两个。

人多眼杂,杜若歌的床还没搬过来。

沈兰给杜若歌开了个地铺,“你睡地上我睡床。若是你身体不能睡地上,我睡地上也行。”

杜若歌怎么会让她睡地上呢,“我身体没事,只是今天毕竟是我们新婚,没必要这么生疏吧。”

沈兰拧了眉,以为杜若歌要反悔,却见他飞快地亲了自己额头一下,“作为沈兰同志你的丈夫,这要求不过份吧。”

真不过份,沈兰无话可说。

杜若歌又拉着她聊天,告诉她今天好高兴。

“沈兰,我等你等得太久,久到我以为再也见不到你。老天垂怜,让我又找到你了,这一辈子,我一定好好对你,我们一起白头皆老!”

沈兰害羞地点点头,“嗯。”

杜若歌打来洗脚水,让沈兰洗。

沈兰脸变得粉粉的,杜若歌看她不自在,就说,“我先去洗漱了,等下来给你倒水。”

沈兰的脸更红了,匆匆洗完,自己倒了水。

杜若歌还问怎么不等他。

沈兰:……

不知道怎么回答,她干脆说太困了,往床上一倒,装睡。

杜若歌这才熄了红蜡烛,也睡了。

因为洗脚水的事,沈兰早饭也没吃,就跑到了缝纫铺。

让她没想到的是,缝纫铺外面已经有人在等着了。

正是前一天问她能不能帮忙做被套的婶子。婶子的女儿过几天就要结婚,时间比较紧,原本没看到沈兰的被子前,婶子家是准备按老方法钉好被子送去女儿婆家,但是婶子看到沈兰的新款被款,就不肯将就。

沈兰一口答应下来。她还把从县城拿回来的布料拿出来,让婶子看看。

婶子得知沈兰这里的布料不要票,只是要加点钱,婶子又要了两套,说是机会难得。沈兰这里花色更时新一些,正好到时分成两份,一套好看的,搭配一套普通的,她还有一个小女儿,过两年也得出嫁。

婶子走后,学员们陆续过来,大家都取笑沈兰,说她今天气色特别好,果然是被杜若歌滋润过的。

正说着,张雪梅过来,杜若歌也跟着过来。杜若歌是来给沈兰送饭的,铁饭盒里装着有稀饭,然后还给沈兰带来一个烤红薯。

张雪梅笑打趣:“沈兰,你今天怎么出来那么早,弄得杜知青吃早餐也神不完守舍的。我说我可以帮你带早饭,杜知青偏偏不放心,非要自己送。”

边上的学员都捂嘴笑。

沈兰瞪了杜若歌一眼,杜若歌憨笑,“雪梅,不是不放心你,只是我正好有事要跟沈兰说呢。”

别人打趣杜若歌,“杜知青,什么事哦,非得你巴巴地跑过来。”

杜若歌却是不肯说。

沈兰只好把他叫出来,“什么事。”

杜若歌:“我以后不开拖拉机了。两个人开着一部拖拉机,群众有意见。”

沈兰的心一沉。没了开拖拉机的活,杜若歌就得下田去,好在他的身体强健不少,应该养活自己不成问题。

沈兰安慰他:“没事,你坚持坚持,实在不习惯,等年底你先去高考。离开大福大队,你就不用干农活!”

杜若歌笑了,摸了下沈兰的头,把她的麻花辫都弄得有点乱,“你想哪里去了!先听我说完。我虽然不开拖拉机了,但是胡大队长让我做电工呢。虽然大福村还没通电,不过我们马上要通有线广播。胡大队长把安装广播的事交给我了。”

有线广播,沈兰想起,她在县城的时侯就看到过。

装广播,就得爬上爬下,沈兰嘱咐,“你一个人吗?会不会不安全。”

杜若歌:“一个人,一个大队就一个指标,人多了,别人又得有意见了。不过你放心,你现在身体好得很!”

等沈兰回到缝纫铺,学员们都围过来,打听杜若歌跟她说什么。

杜若歌做电工的事,还没公布出来呢!沈兰自然不会说,“别打听了,你们还是关心一下自己觉得怎么样了吧。我可跟你们说了,下个月,我会把两个班整合成一个班。在那之前,进行一次考核,学得太差的,那不好意思。”

一时间,学员们都没了八卦的心情。

第43章 半夜挖土

学员们都没了聊天的心情, 沈兰也没管她们,让她们自由练习,她忙着给婶子做被套。

现在各家条件不行, 一般能有一个新被套就不错了。

婶子夫家姓郑, 娘家离大福大队很远。这次女儿,就是嫁回娘家那边,离得远, 嫁妆就难免备得足一些。

学员们都围到有陈雪梅的缝纫机边,他们这些学员中, 学得最好的, 就属陈雪梅了

陈雪梅是最早就跟着沈兰学,并且很有天赋。李娥跟她一起开始的,陈雪梅现在已经能独立裁剪, 做简单衣服了, 李娥却只能免强做被套。

其它的学员, 还有些连线条都踩不直, 毕竟,人这么多,可以供她们练习的也只有一台缝纫机。

沈兰有时候也会做一些急单,并不能天天让他们练习。

相比之下,陈雪梅和李娥共用一台缝纫机, 练习的机会更多。

原本谢玲也可有缝纫机, 但是她不怕自己不过来别人乱用好的缝纫机, 就一直没把缝纫机带过来。而回去之后, 白的太忙没空, 晚上浪费煤油, 婆婆得说, 并没有多少怎么练习。

自从大队上办起了缝纫班,胡艳的那个师傅,也姓胡的,得知大福大队的沈兰教缝纫后,就不肯让胡艳去,学员们都说,胡师傅那么小气的人,他肯定是怕胡艳学到了回来教大家。

胡艳原本还些为难,自此也就安心在沈兰这里学。最近她跟谢玲商量,谢玲把机子搬过来,两个人轮着用,胡艳每月用粮食抵租金。

这么一来,不管是谢玲还是胡艳,都有了进步。

她们四个,都不太担心,而其余的人,就比较忐忑。

沈兰今天是穿着新皮鞋来的缝纫铺,都说好漂亮。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