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重生知青的乡下娇妻(63)

作者:果小苹 阅读记录

沈兰和杜若歌都知道, 其实还是为谢婶来找茬的事道歉。区区一包红糖,沈兰夫妻还真没看在心上。

他们并没有要红糖, 沈兰:“红糖我们就不收了, 您拿回去给谢小强那孩子喝吧。还有,跟他说,以后让来少过来, 这一次我真被吓怕了, 不想有下一次。”

谢有才, “不关小强的事, 他是很感激沈兰的,回来有路上,还让我帮他道歉。”

沈兰也知道不关谢小强的事,但是谢家是一个整体,谢小强不可能为了他们, 从谢家独立出来, 她并不想跟谢家再接触, 只好连谢小强一起挡在门外。

谢有才叹气, 终于还是拿着红糖走了。

关于梁婉住哪, 杜若歌帮她找了大队上的五保户, 姓谭的老夫妻。老夫妻年轻的时候有个儿子, 跟父母口角出去了,再也没有回来,也不知道还在不在人世,他们家还空着一间房。

杜若歌骑着单车去帮梁婉搬家。他现在的车技越来越好,骑的又是二八大杠,载着个偌大的柜子,也不见他吃力。

梁婉清东西的时候,沈丽就盯着,生怕梁婉拿他家的东西。

杜若歌用单车载着柜子,梁婉提着箱子吃力地跟在后面,要知道,她的箱子是实木的,并不轻。

杜若歌叮嘱梁婉收敛点脾气,他带着梁婉去了谭家,老夫妻都客客气气的,“闺女长得可真俊!”

梁婉也不是第一天来大福大队,对于谭家夫妻释放的善意,梁婉接着,“大叔、大妈,以后就打扰您二位了。”

谭大爷一听,“闺女,以后你就当这是自己家。”

谭大妈直接行动:“中午吃鸡蛋,她表哥,你也留下来吃饭吧?”

杜若歌连连拒绝,“不用了,不用了,谢谢大妈,我家里已经做好了饭,等我回去吃呢。”

杜若歌又给了梁婉五块钱,梁婉不想要,“表哥,我不差钱。”

杜若歌瞪眼,强行给了她,“不差钱,那跟你嫂子好好学学。你拿这五块钱给谭家两位老人买点吃的、穿的,你对他们好,他们也会对你好。”

梁婉这才接过。

谭家老夫妻与沈兰家也就隔着三四家,离得很近。

下午的时候,沈兰送了点菜园里的菜过去,虽然梁婉做人不咋样,但毕竟是杜若歌在大福大队唯一的亲人。沈兰朝杜若歌看。

沈兰送完菜,正要开始看书,却被杜若歌堵在房间:“对象对我这么好,我只能以身相许。”

沈兰直接把他的头推开,“想什么呢,大白天的,来帮我看看这道题。”

杜若歌很郁闷,化郁闷为动力,一口气帮沈兰解答了十道难题。

作为奖励,沈兰亲了他额头一下。亲额头什么的,杜若歌自然不肯浅尝辄止,扶住了她的脖子往自己压,亲上了沈兰的姣好的唇。

沈兰忘了动作,若不是快到做饭时候,差点被杜若歌就地正法。

晚饭的时候,梁婉哭着上门,还端着她的饭。

沈兰低叹:“这才不到三天。”

梁婉答应得好好的,可是不到三天,又跑过来找杜若歌,她说谭家克扣她吃的,明明她交了不少粮食,给她吃的,却是顿顿红薯粥。

沈兰皱眉,低声跟杜若歌说:“印象中,谭家叔叔阿姨并不是克扣的人,会不会只是他们吃得比较节省。”

当下有话俗话:吃不穷,穿不穷,不会算计一世穷。

杜若歌看向梁婉,“你顿顿喝红薯粥,那谭家两位老人吃什么。”

梁婉哼了哼,“他们也是喝红薯粥,吃得比我还稀。每天把稠的捞给我,自己再喝稀的……我用得着他们这么帮我省么!”

沈兰:“那你想怎么样?”

梁婉看向他们的桌子,“嫂子,我看你们的伙食向来不错,要不让我回来搭餐,我就晚上过去睡?”

她打的主意很好,然而沈兰并不想,让她回来搭餐,意味着麻烦也来了,沈兰很认真,“梁婉同志,你们下乡是来支持建设的,不是来享受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梁婉翻白眼,也不叫她嫂子了,跳过沈兰找杜若歌,把杜若歌拉出去说。

小姑子要搞事,沈兰也不是吓大的,她当没看到,招呼雪梅等人该吃就该,该喝就喝。

院子里,杜若歌:“梁婉,你想回来吃,这事我得跟你嫂子商量商量。”

梁婉:“表哥,你别忽悠我,还跟她商量什么,她摆明了不肯。”

杜若歌:“那好吧。不用商量了,我们家你嫂子当家,你走吧!”

梁婉跺脚,不放弃:“表哥,你这样不行,现在不拿出魄力震住嫂子,以后要被她压一辈子,别人要笑话你怕老婆的!”

杜若歌却笑了,十分自豪:“我乐意!”

梁婉气哭:“嫂子这是给你吃了什么迷魂汤。”

眼看梁婉终于走了,杜若歌松了一口气,可是等他回到饭桌,发现那几个人就给他留了点没人喜欢吃的大蒜叶……

杜若歌那个凄凉呀!

他愤愤地夹完剩下的大蒜叶,“沈兰,你怎么不看着他们点,给我留点菜!”

沈兰很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没空,忙着抢菜。”

顾景俞幸灾乐祸,“你对象忙着鼓动我们把菜全吃光!”

没想到被顾景俞出卖,沈兰叹口气,“我这不是看你忙,没时间吃,总不能吃亏,我就帮你把你那份吃了。”

杜若歌呵呵。

沈兰只好去鸡窝里掏了个鸡蛋给杜若歌煎上。

范建中不知道从哪得了消息,也跑来找沈兰借高一下期的数学书。

高一的书,其实沈兰早就已经看完。不过她不能说呀,她明面上的进度,还在看高一上期的书。

于是,她书虽然借给了范建中,却提前跟对方说好,让范建中看完就还她。

大老板注意到了李娥的手帕,对方找上了李娥,他在镇上有店铺,在其它地方还有很多分店,要得多,给钱也快。

李娥催沈兰多做点。沈兰却并不积极,反而把大部份手帕的活分给学员们做。

沈兰的碎布很快要用完了,杜若歌自告奋勇帮她去拿,单车左边两袋,右边两袋,前面横杠上放一袋,后座上再绑一袋。林厂长笑杜若歌把单车当成拖拉机在用,杜若歌自豪地拍了拍单车,“我的单车比拖拉机好用多了,不用加油的拖拉机!”

杜若歌载着六大袋碎布回大福大队的时候,惊呆了一众社员。

除了杜若歌载得够多,更多的是羡慕那六大袋碎布。很多人更是羡慕林婶还有秋梨家。沈兰把能做手帕的布,还有可以拼小被子的布选掉之后,剩下的布,做不了什么用,就送了一些给林婶和秋梨娘。

林婶和秋梨娘用浆糊把碎布糊在一起,做成袼褙,袼褙又做成布鞋的鞋底,卖给沈兰,也算是为家里增加了收入。

等到沈兰手上的碎布越来越多,连林婶和秋梨娘两家也用不完,她的学员们也纷纷打听,家里想弄点碎布做袼褙。

沈兰先给她们每人分了三袋,家里总算是空了。一时间,沈兰的学员们,也成了各家羡慕的对象。

对于用单车拉碎布,杜若歌乐此不疲。眼看家里空了,他用了两天的时间,又给拉满了。

沈兰指挥他拉了十来袋放到缝纫铺,让学员位进行整理。

等到杜若歌再去麻纺厂的时候,沈兰带着新做好的四件套坐上了他的后座,除此之次,还拿了一小包手帕。

看到精美的手帕,林奶奶都很喜欢。沈兰也不要她的钱,让他们自己用或者送人。除了大人的,沈兰又选了素色布,绣上了简单有卡通图案,给宝宝用。

对于自己用的手帕,林奶奶还很淡定,看到宝宝用的手帕,简直是爱不释手,“沈兰,你可帮阿姨解决了大难题,宝宝老是嫌我们的手帕太丑,不肯用手帕。”

沈兰笑了,“咱们的小帅哥,这么小就知道审美,以后肯定有大出息。下次我再给他做点漂亮的小手帕。”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