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重生知青的乡下娇妻(64)

作者:果小苹 阅读记录

虽然沈兰坚持不要钱,林奶奶也没让她吃亏,家里发的面粉票、红糖票、卫生纸票,拿了不少给沈兰。

沈兰接过票,又拿出四件套要送给她们。

林奶奶摸着枕套上绣的花,“沈兰你这手艺又有进步呀!这绣花,都要赶上手绣的了。”

听到自己的作品被夸奖,沈兰两眼弯弯,“阿姨你过奖了,我也是第一次尝试用缝纫机绣花。就是没有枕巾。”

林妈却摆摆手,“没事,一套枕巾能用很多年,没必要换来换去。”

正说着,林妈回来了,“沈兰来了?我正想着过两天去找你。”

原来沈兰做的被套,林妈送了一套给她表姐,她表姐在县城,是个局长媳妇。

也是巧了,林妈送被套去的时候,她表姐正在宴客,看到林妈带来的被套,很多人都想要。

这些人,都是不差布票的。

林妈还准备一个一个登记,表姐却大手一挥,让她先做一百套过来,要是没人要的,她包了。就连一百个被套的布票,林妈也带回来了。

林妈说,让沈兰最好是有空了,去县城选选布料,一百个被套,不说每个颜色不能,怎么也得弄上二十种不同的花色。

正说着,林奶奶抱过四件套让林妈妈看。

林妈妈立即给表姐打电话,问她要不要改成四件套,表姐当即表示,改成五十套四件套,五十个被套。至于布票,表姐表示过几天会送过来,让她先做着。

沈兰:“这么多!”

她就是想带着四件套来试试运气,没想到一下子就成交这么多套。

林妈妈却还说:“沈兰,你先做着,估计我们厂里也有不少人要四件套的。”

沈兰感激涕零,跟林妈妈谈起了提成。

林妈妈:“沈兰,别开玩笑了!你赚点钱不容易,我就顺手帮一下。”

作者有话说:

果小苹:我回来啦啦,恢复更新

这段时间,先是先生羊了,然后娃羊了,又是自己羊了

还是要有存稿呀

第51章 沈兰的新难题

沈兰:“安姐, 亲兄弟还明算账,必须给呀,要不下次我都不好意思过来了!本来就多次受您一家照顾。”

最终, 还是林妈退了一步, 不过她也说了,她不靠这个吃饭,让沈兰每一套给她一毛钱意思下就行。

对此, 沈兰也没有再坚持。

林妈:“我看能不能帮你接更多的单!”

沈兰笑嘻嘻,“安姐你一定行的。”

要的布料品种太多, 林妈帮她找厂里相熟的人家拿布票换了一些。沈兰说还想去县城看看布料, 林妈就说了,让她把换来的布料先放在林家。

林家的房子虽然在厂里算是比较大,有三室一厅, 但是每个房间并不大, 也并不是很宽敞。林奶奶在自己的房间清出一块地方, 给沈兰放布料。

沈兰表示, 会尽快拉回去。

离开林家,杜若歌又载着沈兰去了县城,沈兰就先看了看,告诉杜若歌哪几种花色适合,让他下次来买, 随后, 沈兰只要了三匹布。毕竟骑的是单车, 杜若歌又要载着她, 又要载着布, 她也不想杜若歌太辛苦。

看到沈兰出门一趟, 就接回来一百套的订单, 学员们对沈兰更佩服了。她们现在就想着每天多做几条手帕,能多赚几分一毛的,没想到沈兰却是一口气接了上百元的订单。

李娥啧啧:“人与人的烦恼显然并不相通。”

她能接来大额手帕订单,自以为很了不起了。没想到沈兰却是上百套被套和四件套。

李娥跟陈雪梅说:“我终于知道沈兰为什么瞧不起手帕订单了。”

陈雪梅笑笑,“沈兰也没有瞧不起手帕订单,手帕还是她带头做的,只是手帕这种简单,她让给我们这些技艺不太精通的学员罢了。”

李娥呵呵笑,“雪梅这话真是过于自谦。”

沈兰手上的小孩子被套,都是由陈雪梅独立完成的。可以说,陈雪梅就是她手上的一员大将。

雪梅却说:“李娥你也不错了,又是卖手帕,又是做手帕,赚两份钱。小东西,做得好,也有大前途。”

沈兰没管她们,她现在的心思完全不在赚钱上面,她正盯着杜若歌做基尾虾呢。

虾自然是沈兰的系统里产的,之前一直没借口拿出来,这不是去了趟县城。

沈兰就说,是在县城的菜市场看到的,看别人都在排队,他们也去排队买了两斤。

有得吃,另几人也没说什么。

沈兰觉得自己仿佛已经一辈子没吃过虾了,看到杜若歌端出来的虾,没忍住吞了口口水。

想吃!

似乎是感受到沈兰的目光,杜若歌宣布可以开饭了,沈兰才坐到桌子边上,杜若歌就给她夹了一只虾。

沈兰也顾不得没剥皮,直接就啃完了。

杜若歌又给她夹了一个:“我不喜欢吃虾,我的那份你帮我吃了吧。 ”

顾景俞夹了一只虾,对着筷子上的虾低叹,“虾呀!我也不知道吃的是虾,还是狗粮!”

结果,饭吃到一半,梁婉又来了。

看到他们吃虾,她也不客气,坐下来要吃。

李娥:“吃虾可以,我们可没煮你的饭。”

梁婉已经吃过饭了,就是照样是红薯稀饭,她吃过了,又感觉像没吃,当下也不要饭,拿了个空碗,不客气地夹了两只虾。

梁婉:“要我说,还是你们生活好。要不,我还是过来搭餐吧?”

几个人都不说话,明显不想。

杜若歌给沈兰夹了一个虾,“不是跟你说了,让你买点东西给谭家二老……”

梁婉翻了个白眼,“拿了,然后,现在变成了我一个人吃干饭,他们两个人喝稀粥,他们喝的,比以前一起喝的时候,还清!弄得我怪不好意思的,只好跟他们说,还是一起喝粥吧。”

看来真不是谭家二老克扣梁婉的伙食,而是他们节约习惯了。

对此,沈兰也很头疼。

让梁婉过来吃饭吧,她觉得对不起姐妹,特别是雪梅。不让梁婉回来吃饭吧,她还没跟杜若歌见婆家人呢,先得罪了表姑子,到时梁婉回去一说她,婆家人肯定得先入为主……

陈雪梅显然也想到了沈兰的为难之处,主动提出来,“那你回来吃饭可以,不过以后我们做什么你就吃什么,要是再嫌弃,你就分出去吃。还有,该交的那一份伙食,该你做的饭,不能少。就算你不会炒菜,也可以烧火、砍柴。”

梁婉拍着胸脯保证一定做到。

离开的时候,沈兰又摘了点辣椒给梁婉带回去。

杜若歌也让她跟谭家二老好好说。

杜若歌提了苎麻的事之后,胡大队长考虑了一段时间,终于在大会上提出,想在大福大队种苎麻,让大家投票表态。

沈兰他们几个是知道林厂长发过话,表示可以收购,自然赞成。除了他们几个,赞成的人并不多。

投票完,一算票数,只有三分之一的人同意。

投票之后,胡队长也很郁闷,“我尽力了!”

沈兰也难过,她不想放弃:“建议让林厂长来给我们讲一讲,讲讲怎么种植竺麻,收购价怎样。”

林厂长目前也面临原材料不足的情况,听到大福大队的情况,他也没有推托。

收到杜若歌托人带的消息后,林厂长第三天就亲自过来。托林厂长的福,沈兰的布料也被他顺便带过来了。林妈妈这几天很给力,又给沈兰换了不少布料,比起上次,布料翻了一倍。同时,剩下的布票也补上了。

林厂长准备很充足,从附近种苎麻成功的大队讲起,从产量、收购价出发,一翻话讲下来,有不少原先强烈反对的社员,有些心动。

但是,毕竟要用种粮食的地来种苎麻,社员还是很不放心。

李会计提问:“林厂长,你们保证到时候收吗?能保证不压价吗?”

他们把用来种粮食的地种了竺麻,到时麻纺厂不要,或者是压价,他们就得饿肚子。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