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重生知青的乡下娇妻(89)

作者:果小苹 阅读记录

胡大队长一想,陈雪梅和李娥搬回来住后,知青点的堂屋就空了下了。再过段时间,顾景俞走了,房间也会有空位。

胡大队长:“你问问男知青们,他们若是没意见就行。也别提交粮食了,现在整个大队都在受你的恩惠,哪里还能要你的粮食!”

沈兰坚持,并说成德光不是大福大队的人,不交粮食怕别人有意见。

胡大队长一想也对,才同意了。

张赛兰插了一句嘴,“沈兰丫头,你就是会来事,从来不让你胡叔为难!沈兰你就交红薯吧,你家红薯产量高,对你来说没压力。”

沈兰立即道:“那不是胡叔对我多方照顾,我得知恩么。行,就交红薯,我回头就去挖。”

一番话,双方都笑了。

离开的时候,张赛兰塞给她两个桔子,说是大虎带回来的。

沈兰回到家,麻纺厂林妈妈已经在院子里等着她。

沈兰给宝宝做的一套小西装,宝宝穿上像是电视里的小童星,他穿着去厂里的托儿所,被接娃的家长们看到,纷纷打听是哪里做的。

林妈妈趁机收获了一波订单,今天她在附近办事,就顺便带来了。

沈兰拿出桔子给林妈妈吃,又拿点些吃食过来。

林妈妈叫她不用忙活,有好吃的青菜给她拿点就行。林奶奶就喜欢沈兰家的菜。

沈兰给摘了些小白菜、空心菜,又挖了胡萝卜,想起张赛兰提到红薯,就挖了一兜红薯。

她家的红薯这是第二茬收。可能是红薯种好,挖出来比上一次的还个大。

上次的十来斤,这一次有十五斤左右。

沈兰找来两个蛇皮袋,把这一兜十多个全给林妈妈装上。

林妈妈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红薯,赶紧推迟:“不行不行,红薯你们可以当粮食吃,这么大的红薯,你拿一个给我尝尝就行,我就不多拿了。”

沈兰硬给她放车上,“自家种的,不值钱。受您照顾,可以说,我的裁缝铺就是靠您给撑起来的,吃点红薯怎么了。”

林妈推拒不成,只好说:“那行,等下次,我给你送点精米来。她家四个职工,再加上宝宝也是有口粮的,粮票经常还有剩的。”

沈兰知道她家不差粮食,也就顺口道:“行!安姐你还想吃红薯,说一声,我让成德光送去。”

林妈说够了够了。沈兰又用油纸包了小半斤肉干,说是给宝宝吃的。

林妈知道儿子肯定喜欢,这次没拒绝。

李娥做完试卷出来,拎了锄头也过来挖红薯。

很快,路过的人都过来看他们挖红薯。很多人是好奇,看他们这次的红薯会不会小一些。

让他们惊讶的是,这次沈兰家的红薯不仅没有小,还更大了。很多人当即回家拿红薯过来跟沈兰换。

沈兰有了上次的经验,这次直接就提出,一户只能换两个。她还想多留几个给自己吃,还有京市那边……

就算是只有两个,也有三十斤了。

大家都尊守规则,就是谢家也没有说多话。只有沈丽,她不拿红薯来,却让沈兰送她。

沈丽双手叉腰,“我还是你堂姐了,送一个红薯怎么了?”

她挑挑拣拣,选了个最大的。

沈兰才不惯着她,从她手上直接抢过来,“沈丽,我可不差你红薯。你要么拿红薯来换,要么拿粮票和钱来买。”

来换红薯的,都是想着给明年留种,沈丽家粮食并不充裕,根本没准备明年的红薯种。

掏钱吧,她又不想,虽然她不是拿不出,不过不就是红薯,家家都种了,她家也就是因为不在家,才没有咱,凭什么让她掏钱!

沈兰哼哼,“不换?那你让边上,还有这么多人等着换呢!”

此时,成德光也过来了,他负责挖,沈兰负责过秤。她称自己家的红薯,都是称秆翘得老高,这样称出来的重量比实际的要轻。等称出来,她一般还会抹点零头,她说她家的红薯才挖出来,水份多,别人家的都是干的。

沈丽在边上看着沈兰宁愿便宜别人,也不给自己红薯,气得牙痒痒,放言让沈兰等着。

沈兰翻了个白眼,话都懒得接,她才不怕呢。

第69章 糊涂的谢婶

沈丽不肯出钱买红薯, 却有一个人拿着粮票和钱,问能不能买。

想买红薯的是范建中,他也过来帮忙挖红薯, 沈兰送了一个红薯给他。

他却不够, 想买几个送买了他电动自行车的顾客,“沈兰,你说拿钱票可以买, 是真的么?我想买些红薯。”

沈兰:……

那不是她怼沈丽的话么。

她的红薯,其实是想留着的。

不过范建中都开口了, 沈兰只好:“不能超过十个, 我自己还想多留点,杜若歌还没吃到呢。”

范建中做了几台电动三轮车卖了,现在不差钱, 原是想多买点的, 但是沈兰这么一说, 他也就不好多买, 真就选了十个。

沈兰一过称,一百四十八斤。

范建中拿自己带来的竹筐子装好,拿了回去。

等到最后,除了范建中拿走了,还剩了八百来斤。加上换走的四百多斤, 一千两百多斤, 比别人一亩地种出来的还多。要知道, 她整个菜地, 也就三分地。

当天晚上他们就吃的是新挖出来的红薯, 红薯炖排骨, 还有红薯饼、红薯馒头。

沈兰装了袋子红薯给顾景俞, 让他到时侯带回京市。

顾景俞的脸都黑了。

他上次分到的一个红薯就是说带回京,结果……

新一批的红薯都出来了,眼看已经到了十一月,他回京市的事,还没有着落。

他看着北方,京市所在方向,很是愁畅。

范建中好心地提议,“顾知青,要不你跟我们一起复习?我看你学习还不错。说不定,靠高考,还能更快回到京市!”

顾景俞更愁了,他要的不仅是回京市,他是要进部队!参加了高考,那他进部队就更加无望了。

顾景俞的忧伤没人懂。

对于普通人说,能考上大学,以后会有份稳定的工作,已经是一辈子不发愁了。

至于进部队什么的,对于一日三餐还困难的大福大队人来说,进部队,不就是为了填饱肚子么?考大学岂不是更好。

潇湘省的高考定在十二月十七至十九三天。

眼看仅剩最后一个月,雪梅和李娥向沈兰请了个长假。

她们要把所有精力用在复习上面,高考结束前,就不去缝纫铺了。

为此,沈兰不得不每天下午也去缝纫铺。三位女同志都忙了起来,顾景俞主动接手做饭的活,有空的时候,他还会帮雪梅抄抄试卷。

沈丽放话让沈兰等着的第三天,胡大队长来找沈兰,那些闲话都是沈丽放出去的。

谢小强看到沈丽跟李婶子说,偷偷找胡大队长举报。

沈兰正要去找她算账,就听到有人大喊:“起火了!起火了!”

胡大队长拎着水桶率先跑出,抓了个喊起火的人问:“是哪里起火?”

“打谷场起火!”

胡大队长立时招呼拿了桶子的乡邻们往打谷场方向走。打谷场胡大队长的西北方,在那附近有条小水沟。

大伙都是跑到小水沟去舀水,再拎到打谷场救火。

起火的是“拖把小分队”的大棚,他们到的时候,火势已经很大,大棚里还放着碎布和扎好的拖把,还有为了取暖捡来堆在角落的柴禾,都是易燃物品,快要烧到屋顶。

这样下去,难保边上“纳鞋底小分队”的大棚也会烧起来。

胡大队长指挥人把“纳鞋底小分队”大棚里的东西都搬走,又让大家把水往靠近“纳鞋底小分队”的那边泼,“先救这边!”

沈兰也从大队长家拿了个盆出来,舀水往那边冲,还离着三米远,就感觉一股热浪过来。

成德光看到,把自己手里的空桶给她,接过她手中的水返回火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