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重生知青的乡下娇妻(88)

作者:果小苹 阅读记录

镇上的布料款式少,县城的款式多但是远,沈兰把成德光买回来的布料,都用来做四件套寄去给京市。

虽然在本地很容易遇到相同款式,拿到京市,却又成了新款。

沈兰分好布,学徒们也回来了。

果然是沈丽,黎玲绘声绘色地说起看到的热闹。

久不出现的沈丽也出现了,说她家的户口还在大福大队,要人做拖把,怎么没人通知她。

她的堂弟,沈二柱当时就呛她了,“那也得能通知上!你们全家人跑得兔子不见影,地址都没留一个,别说是队长,就是我这个堂弟都找不到你!”

沈丽当时就炸了:“我就住在镇上,租的房子就在废品收购站后面!”

大伙都惊呆。

他们一直以为,沈丽跟着老公享福去了。怎么会就住在镇上,还是租的房子,听说那一片治安挺乱的。

看到大伙惊讶的表情,沈丽这才发现自己说漏了嘴。她索性破罐子破摔,一股脑儿说出了自己的情况。

原来沈丽的那个老公,是个骗子,骗沈丽结了婚就能有正式工作,结果……

其实他就是厂子里守门的,因为旷工多,领导早就对他有意见,新厂长上任,他也被开了。

沈丽是个能共富贵不能共患难的,当场就跟他离婚。

沈丽离婚后又觉得回大福在队没面子,就不好意思回来,租了个小房子一家人挤着。

与那五家一样,胡大队长让沈丽等下个月的消息。

沈丽还要闹,胡大队长就拿出了小本本,队上冬天修护大堤的名额还要,问他们家要不要报一个。

沈丽才不愿意去呢!

冬天去护堤并不是大福大队,而是在同公社的另一个大队的西子堤,离大福大队远,必须借宿别人家。所谓的护堤,其实就是挑泥巴,又冷又累,晚上还不一定能睡好。

原本没有做拖把的活,护堤还是有人去了,自从开始做拖把,胡大队长就愁上了,队上要去二十人,报名的不足十人。

剩下的十二人,他又得去哪找。胡大队长很发愁。

作者有话说:

三更完成,下周末继续加更

第68章 拖把小分队

沈兰很快帮胡大队长想了一个办法。

护堤的事没人做, 扎拖把又家家抢着做。

沈兰给出的建议是,冬季护堤的人,回来就能来扎拖把。这么一来, 看在能扎拖把的份上, 肯定有人愿意去护堤。

问题解决了,胡队长却并没有太高兴。

胡大队长:“下个月你还能收两千个拖把么,或者说, 下个月还有扎拖把么?”

沈兰顿时哭笑不得,这是对她多没信心?她不是早就说过了, 每个月两千个么?

也是巧了, 正好一个小时前,沈兰收到楚师傅托人递来的口信,拖把已经卖了大半了, 方便的时候, 再送点去。

京市那边, 杜若歌寄来的信中, 也提到,拖把的销量不错,下次多发点。

有了这两个消息,沈兰直接把下个月的量抬到三千个,又付了订金。

看着崭新的大团结中, 胡大队长对于沈兰下个月要三千个拖把, 再没有一丝怀疑。

因为护堤回来, 就能加入做拖把, 护堤的活也变成了香饽饽。

不仅报名的人很多, 而且对于最开始的八个人, 很多人也提出了异议, 说要公平竞争。

胡大队长哭笑不得。

加上沈丽一家,大福大队是四十四户人家,挑堤的只要二十人。

胡大队长一家,大虎要开拖拉机,不能去,小虎已经进了,他自己又忙生产队各种事,直接放弃。与胡大队长一起放弃的,还有五保户谭家,那也还有四十二家。

胡大队长又开始头疼了,该怎么从这四十二家中选出二十家来护堤。

胡大队长的名单还没确定,做拖把的男同志们又提议,在打谷场搭个大棚。

大棚是早就想搭的,是胡大队长说担心沈兰的订单只是暂时的,就先凑合着。因为沈兰的订单稳定,有增无减,就都提议搭大棚。毕竟,天越来越冷,三十几个男同志挤在大队部的会议室扎拖把,都要施展不开手脚 。

而且,天天占着大队部的会议室,也影响人家工作不是。

搭棚子,木头是现成的,劳力也是现成的。胡大队长一声吼,他们用了一个上午的时候,就搭成了。

木头搭成的棚子不如房子暖和,不过难不到他们,他们用泥水糊在墙上,把缝隙都堵了起来。

这么一来,做拖把的队伍也有了个正式“办公”的地儿。天冷的时候,再生上两堆火,简直不要太舒服。

他们还给自己命了个名,叫“拖把小分队。”

沈兰听到拖把小分队,笑得老泪纵横,真是太有才了。

随着“拖把小分队”的出名,“纳鞋底小分队”也不甘示弱。

林婶找上大队长媳妇张赛兰,请她一起参与“纳鞋底小分队”的管理。

不久,经过大队长同意,张赛兰和林婶一起组织,由纳鞋底小分队家中的男家属出力,在“拖把小分队”边上盖了一个大棚,“纳鞋底小分队”也有了正式的办公的地儿。

缝纫铺的学徒们很是羡慕,她们的缝纫铺现在有六台缝纫机了,再加上角落堆的各种布料、各种成品,能供她们活动的空间越来越少。

她们也好想去搭个大棚子,她们跟沈兰一说,沈兰第一时间拒绝了。

毕竟,裁缝铺的六台缝纫机就价格上千。再加上各种布料、成品,很难不引起有心人的关注。放在裁缝缝,她每天都会锁好,自从缝纫机被偷过一次,她就花大价钱买了把笨重大锁,不担心人偷。

而大棚,因为做工粗糙,根本防不住人。

学徒们一听,也觉得有道理。

当然,学徒们提了意见,沈兰也听进去了。她安排成德光每天下午关门前跑一趟,把已经做好的成品都拉回来,又把随处摆放的缝纫机集中摆在中间。

这样一来,缝纫铺总算是多了点空地。

此外,她又从大队部弄来一张空闲的方形大桌子,供学员们挑拣碎布用,如此一来,学员们再也不用弯着腰蹲在地上挑拣碎布了。

沈兰回到家,发现本应该在院子里挑拣碎布的成德光不在。

等到吃饭的时候,他倒是拎着分好类的碎布出现了。

沈兰问他,他愣了一下,说是知青点那边热闹,就去那边了。

到了下午,缝纫铺那边是雪梅去的,李娥留下来看书。

李娥几次欲言又止,弄得沈兰看书也看不进去了。

沈兰搬凳子坐李娥面前:“有什么话,说吧。”

李娥:“就是……其实……”

她吞吞吐吐地样子,让沈兰想起中午成德光也是这样,就问道:“关于成德光?”

李娥:“是,但又不止是他……”

沈兰哭笑不得,“那到底是什么,你说吧!”

李娥告诉她,现在大福大队有种流言,说成德光天天呆在沈兰家,杜若歌又不在家,是不是对沈兰有什么想法。甚至说,会不会已经发生了什么。

沈兰恍然大悟,难怪成德光要跑到知青点去挑拣碎布,这是避嫌呢。

李娥觑着沈兰的表情,“沈兰,你别生气,也不知道哪个烂舌头的乱传谣言。你放心,我们都是相信你的。而且,自从你回来,每天上午你要去缝纫铺,下午要么我在,要么雪梅在,你跟成德光哪有机会单独相处!”

虽然沈兰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她行得正坐得端,不怕别人说闲话。但是,她更相信,坏人应该得到应该的惩罚。

沈兰拿了一包红糖一包白糖,去找胡大队长,把这事跟胡大队长提了。

胡大队长表示,他一定查到底。

沈兰这才放心了。

她又跟胡大队长提了提,能不能让成德光住知青点,由她给队里交粮食。这么一来,成德光也不是天天跑回家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