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时见卿(38)

作者:木秋池 阅读记录

“我已托人送信给他,最迟明日会有答复。”孟如韫道,“只要陆大人愿意给韩老先生去信说明前因后果,之后的事,看陈芳迹自己的本事,事成,感念陆大人伯乐之恩,事不成,也怨不到陆大人身上,如何?”

孟如韫知道此时陆明时正与韩老先生闹着别扭,且还要别扭几年。但韩老先生心里很看重这个学生,否则也不会被他在雨中一跪,挨了几鞭子就心软,冰释前嫌。

请陆明时写信这事,除了相帮陈芳迹,孟如韫也藏了点小心思。韩老先生年事已高,日子过一天是一天,她不愿见陆明时白白蹉跎这师生之谊,老先生百年之后空留悔憾。

陆明时思索了一会儿,孟如韫的提议正中他下怀,他回临京后,一直没找个合适的理由拜会老师,他可以先写信去问问,若是老师同意,他也可以借送陈芳迹过去的机会拜会一番,免了被他老人家直接打出门的风险。

于是陆明时道:“可以,若是陈芳迹愿意,让他附篇诗文,我一并寄给老师。”

“太好了,我一定让他好好写!”孟如韫高兴道。

孟如韫次日便收到了陈芳迹的来信,他字迹工整,书信行文流畅,文辞妥帖,但毕竟还是个十岁的孩子,十分委屈地向孟如韫倾诉了自己近几日在官学府的遭遇。

罗锡文得知为他出头的孟如韫并非什么长公主座下女官,还把他派去找场子的人打得伤的伤残的残之后,十分恼火,带人到官学府里,把陈芳迹睡觉的铺盖掀开,泼了整整一桶泔水。寝室里臭味连天,同寝的学生不敢得罪罗锡文,都埋怨陈芳迹的不是,陈芳迹只好到院中小亭子里趴着睡了两晚,被蚊子咬了满头包。

书院里的先生大都是朝中文官兼任,上完课就走,不爱管学生间的闲事。开始有那么一两个先生为陈芳迹抱不平,指责罗锡文的不是,第二天也噤声了。

孟如韫看得直皱眉,读到信的后半部分,陈芳迹听说能拜韩士杞老先生为师,十分高兴,说他已征得母亲同意,“愿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洗手焚香入师门。”

读罢信,孟如韫微微叹了口气,靠在小榻上思索了一会儿,忽又披衣起身走到书桌前,铺开信纸研墨。

“姑娘还不睡吗?亥时中了。”青鸽端了盆热水进来时,见孟如韫正挥着笔写信,头也不抬,于是上前把油灯挑亮了一些,“给陈小书生回信呢?”

孟如韫“嗯”了一声。

她写信让陈芳迹准备好谒师文,先给她过目一下。又洋洋洒洒开解了他大半张纸,青鸽只瞥见一句“鸿鹄当飞,何惧燕雀相啄;舟行万里,莫顾沉木之阻。”

青鸽笑道:“看来姑娘对陈小书生很有信心啊,那我是不是该改口叫他陈小状元?”

前世若非陈芳迹脸上有疤被黜选,凭他后来的才气与名声,被点为状元也并无可能。

孟如韫笑道:“他可当状元,那我呢?岂不是比状元还厉害?”

青鸽一愣,旋即道:“那是自然。”

第14章 昭隆

六月二十八日,长公主萧漪澜自西域大兴隆寺出发五十六天后,回到了临京城。

宣成帝令太子萧道全亲率礼部尚书、太常寺卿等掌管迎归礼制的官员前往玄武门相迎,一路禁军开道,背对着道路在两侧站成威严森然的两道人墙,禁止行人在此逗留喧哗。

长公主带着小队扈从御马到达城外后,先梳洗一番,换上庄重华美的礼服,然后登上二十四精壮护卫抬起的大安辇,大安辇长八米,宽六米,以百年红木为体,四周悬挂金丝垂缦,系着金铃,四角飞檐雕刻着青鸾,栩栩如生,随着步辇起步,仿若振翅抖羽,将要飞入青云。

长公主登上大安辇后,立马有侍候在内的侍女为她端上金盆,以丽泉的泉水洗手,又为她细细涂上脂膏与蔻丹。有侍女奉茶上来,她尝了一口便叫人撤下去,闭着眼睛端坐在步辇正中休憩。

大安辇行至玄武门前,与太子萧道全等人相遇,除太子外,所到官员一律行跪拜迎安礼。这是陛下特意向礼部嘱咐过的,礼部尚书何盛滨觉得此举过于逾制,奈何陛下铁了心要给胞妹铺最盛大的排场,何盛滨委婉劝了几次,险些把宣成帝絮叨毛了,这才悻悻地闭上嘴。

长公主萧漪澜隔着垂缦望向乌泱泱跪了满地的官员,半晌,只听大安辇内传出了一道清冷威严的声音:“都平身吧。”

官员起身后,萧道全单独上前见礼,他瞧着颇有几分高兴,“姑姑,您一路可顺利?”

侍女挑开垂缦,露出端坐正中的萧漪澜,她妆容明艳,十分自得,面上不见一丝疲惫,见了太子也没有下辇的意思,只端庄大方地笑了笑,“多年不见,太子皇侄愈发有天家风采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