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太子妃的这件大事+番外(124)

作者:春上水 阅读记录

同样的,姜绪风也身为新皇也不需要为康德帝守孝三年,七日即可。

温璟拿着食盒进了嘉延殿中,姜绪风与她暂时还住在这里。

朱湛作为新皇的贴身总管,十分了解自己主子的心思,已经暗戳戳的开始清理太宸宫上下,凡是康德帝用过的东西全都按照姜绪风的喜好换新,边边角角都重新洗刷过。

凤仪宫中亦是如此,宋皇后带着人收拾东西。太后的居所寿康宫虽十几年无人住,却也是日日有人打扫,年年都会维护修整,后面更是有一个风景宜人的小花园,宋皇后也是觊觎已久,拎包入住即可。

“皇上,您一整日都没吃什么东西,臣妾让御膳房熬了汤。”

姜绪风揉揉眉心,他自然不是如外界所说伤心过度,只是近日进食不规律,胃里不适,正好还能装装样子。他拉着温璟坐下来:“宫里忙乱,可还习惯了?”

温璟盛了一碗汤放在姜绪风手中:“臣妾跟着母后学习,受益匪浅。”

姜绪风温和笑了笑,眼神却很是认真:“若有不懂,便请教母后,以后后宫诸事朕都要仰仗皇后了。”

能在宫里有些头脸的宫人何等的聪慧,在康德帝驾崩的那一刻,就私下里改了称呼。宋皇后尊称为太后娘娘,太子妃娘娘则变成了皇后娘娘。

温璟来回太宸宫和凤仪宫也听了几句,然皇后二字从姜绪风的口中说出,让温璟稍有怔愣,片刻之后,连日而来的不真实感终于消失,心也慢慢定了下来。温璟回望着姜绪风的双眼,回道:“好。”

用过一碗汤,姜绪风胃里舒服了不少,眼瞧着离上榻的时间还早,他竟拉着温璟去了皇帝的私库。

大雍的皇帝私库是从前朝时候就传下来的,那可真是海纳百川,应有尽有。

温璟站在库房门口,一时都望不见尽处,离着门口近的地方都堆满了东西。

“皇上,这不合规矩。”

姜绪风却没松开手,只道:“皇后即将入主凤仪宫,朕也要选些东西贺皇后之喜。”

温璟抿着唇笑了笑,她的眼睛已经落在了一处屏风之上,便不再客气。那屏风宽大呈折叠式,上绣梅兰竹菊,乃是罕见的双面绣,画面生动,巧夺天工。

姜绪风示意了朱湛一眼,朱湛轻轻一挥手,身后的粗使太监上前就要把那屏风抬去凤仪宫。

“皇上,”温璟的手搭在姜绪风手上,她只是被那屏风吸引了目光,如此贵重的东西姜绪风就这么给了她可不合适,这可不是在太子府里,宫里还有一位太后娘娘。

“皇上,这屏风太过贵重,母后迁居寿康宫,臣妾还没有一样像样的贺礼,不如借花献佛,把这屏风献给母后。”

姜绪风倒是没什么介意的,屏风也不只这一个,但手指还是在温璟的鼻梁上刮了一下:“皇后的算盘打的噼啪响,拿着朕的东西讨好母后。”

“皇上,我们夫妻一体,不分你我。”温璟按下姜绪风的手指,笑的狡黠。

姜绪风只觉得指尖痒意蔓延到心里去了,轻咳一声,勉强转移开视线。

这四君子的屏风隔日一早便送进了寿康宫中,不过三日,太后便迅速迁居寿康宫。

第93章

康德十七年,大雍康德帝驾崩,储君皇六子继位。

康德帝驾崩正赶上年关,皇室、宗亲以及大臣都不能在热孝之时歌舞庆祝,整个京城都冷清了不少。宫中,姜绪风与温璟也只是陪着太后在寿康宫中用了膳,守了岁,这年节就算是过了。

康德帝下葬的当日,京城中又飘起了漫天的大雪。姜绪风和温璟穿着麻衣一路护送康德帝的棺椁进了皇陵,之后便是姜绪风念诵悼文,礼部按照礼仪程序继续悼念。

温璟跟在姜绪风的身后行了一整日的跪礼,眼睛也是哭的红肿。

熬到坐上回宫的马车之时,温璟下半身都快没了知觉,膝盖已经青紫不堪。虽在麻衣里面穿了袄衣,一整日下来也全身冷得直打颤。

朱湛,兰苕等人迅速的伺候夫妻二人换下冷透了的袄衣,拿来毯子和手炉,奉上姜汤。

姜绪风展开一条毯子先将温璟整个人都包在里面,有些心疼的喂温璟喝姜汤:“过了今日便无事了,皇后辛苦了。”

温璟嗓子干涩,艰难咽下几口姜汤,眼皮都睁不开了:“臣妾无碍,皇上也喝一些,免得染了风寒,臣妾想先睡一会。”

待温璟在睁开眼的时候,人已经回了凤仪宫。

太后搬去寿康宫后,又在先帝孝期,温璟与姜绪风住在一处总归不妥,温璟也就顺势住了进来。兰倩早就备好了热水,温璟整个人浸在热水之中才像是重新活了过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