谎容(6)

“况且,你我可能觉得十七八岁出外与人同居是大事,别人另有一套标准,认为男欢女爱天经地义,有啥稀奇,我们不可论断别人。”

“明白。”以后我不会再在母亲面前提到小琪。

说了那么多,只是叫我少管闲事。

我与李圣琪失去联络。

暑假一开始,母亲便陪我到大学区找房子。

她十分阔绰,一出手便买下一间两房公寓让我做宿舍,又添置简单家具。

客厅里有一张三乘六单人床那么大的工作枱,原先是张乒乓桌,此外,就是书架子。

她对我说:“不用省,参考书大可统统买下,将来有用,还有,不要与人同居,也不要让人上来同居。”

我笑起来。

她看着我考到驾驶执照,挑了一辆四驱路华车给我,才回家工作。

在飞机场她说:“我很骄傲,一个单亲母亲,把女儿照顾得这么好。”

又说:“我为你骄傲,一个破碎家庭出身的女孩,如此上进努力。”

我不出声,我必须那样争气。

她回家去了,继续忙碌的工作,就因为老妈勤力,所以我才可以专心读书。 P52-53

剑华跟着抵步,到处辛苦找住宿地方,宿舍太贵,且无空缺,合作社太挤,设备简陋,民宿较远,交通不便。

我实在不忍心,几次三番想邀请他同住,但想起母亲叮嘱,终于没出声。

剑华最后租了一家人的地库,地方十分阴暗,胜在独立门户进出。

那年冬天大冷,下雪,两尺深,我穿得像爱斯基摩人,开着车子去接剑华上学。

是,我接他,不是他接我。

功课艰深,要求奇同,我疲于应付。

剑华更加气馁,他想转读商科。

那季电费是八百加元,我写支票时手颤,邻居笑着同我说:夏季开冷气更贵。

全来说好由剑华照顾我,现在,反而由我鼓励他。

剑华:“我想家,我挂念祖母。”

我:“你才离家两个月。”

“在飞机上我已想哭出来。”

“男儿志在四方,你需努力,功课做了没有,设计商场或度假小屋,你做哪一样?”

“小亮,我尚未开始。”

“啊,死期将届,所有功课不准补考,你要加油。”

“我想转科,我不是那块料子。”

“这样吧,周末你到我家,我们一起研究。”

我去接他,他的地库又冷又湿,的确不是做功课的好地方,但是,我有些同学在室内戴帽子手套,只开一盏枱灯取暖,也考到前三名内。

剑华比较不能吃苦。

我把自己的功课已完成部分给他参考,他赞叹不绝,我努力帮他开窍,他吃饱后却在我沙发上熟睡。

我既好气又好笑,索性帮他起草图。

从前,一般人走进建筑事务所,总见一张张斜面的特别设计绘图桌,以及一叠叠蓝图……现在不同了,工作全部在电脑上做,方便到极点。

P54-55

熬到深夜,我斟杯热可可,走到露台边看雪景,只见鹅毛大雪空降半个城市,洁白无瑕,像圣诞卡上风景。

我想家吗?

一个人,先得有家,才能想家,这间温暖小公寓已经是我的家,我还想什么家。

凌晨,剑华醒了,“哎呀,我在什么地方?”

我回答:“北方邪恶女巫之家,你已变成一只驴子。”

他微笑,“我肚子又饿了。”

“我做早餐给你。”

“不,我来做。”他跳起来。

“你先看看桌上的设计。”

他过去翻阅,“啊,家视,你救了我的贱命。”

“下次可轮到你救我。”

他雀跃,“我开了窍,我明白了,原来如此。”

我很安慰,“一起上学去吧。”

他抱怨:“都没有其他生活。”

我揶揄他:“你想逛哪些酒吧哪些红灯区?”

我们穿上大衣,往学校出发。

在课室门口,他忽然说:“余家亮我爱你。”

我是他,我也爱我,这叫感激,不叫爱。

过两天,他问我:“小亮,做不做兼职?”

我讶异,“赶劳作还来不及,哪来时间?”

“最近工资高,一小时可达十五元,还有小费。”

我摇头,“要钱何用?”

他气结,“这句话比玛丽安东奈的Qu'ils mangent de la brioche还能难听。”

“玛丽安东奈其实没说过那样的话。“

“我想储一笔旅费春假与你结伴到意大利看建筑。”

这到是个好主意,我心动。 P56-57

我说:“我请你吧。”

“那怎么可以。”他不以为然。

“没有问题。”

“你家好似十分富裕,父母又疼惜你。”

“家母长袖善舞,又处处为我着想。”

剑华说:“我没有怨言,我知道有汽水小贩的儿子终于凭奖学金在剑桥法律系毕业。”

“那你知道就好。”

那天晚上,母亲与我通电话,我一时口快,说我大雪中接送同学,真是日行一善。

她静了一会,“是男还是女?”

我即时回答:“男女都有。”

“小亮,别家的女儿一旦结交男朋友,立刻叫人管接管送,我不是叫你学她们,可是,你也小心一点。”

“明白。”她真厉害,似有千里眼。

“学校里一定有好些雪找饭票的女生,目光犀利,手段高超,擒获猎物,便自他第一份薪水用至他退休,你不必学她们,可是,也别太笨。”

“是,是。”我忙不迭答应。

“生活好吗,功课如何?”她声调比较缓和。

“都过得去,我不大出城,专心读书。”

“假期可有兴趣与我到纽约--”

我脱口:“我打算去欧洲。”

妈妈仿佛有点失望,“随得你。”

我问她:“李叔可听话?”

母亲笑了,“过得去,算是那样了,凡事有个伴。”

“我爸呢,许久没他音讯。”

“他没有与你联络?”

我黯然,大抵他忙不过来,他自己的事多。 P58-59

母亲感慨,“太不像话了,厚此薄彼。”

“妈,几时来看我?”我连忙改变话题。

“圣诞节如何,春假你又说没空。”

“记得别穿貂皮大衣,会遭环保仔淋红漆。”

“他们还那么紧张?”

“老妈,为虚荣身上穿别人的皮总不大好。”

“咄,你不吃鸡不吃蛋?”

“为了生存又比较好些,妈,实不相瞒,我想吃素。”

“你当心不够体力。”

母女闲谈一开口就是三十分钟,与妈妈始终有说不尽话题,我算得幸运。

电话单子上有许多号码由剑华所拔,他借用我的电话,可是从不归还长途电话费用,几个仙一分钟他一样省下。

十二月,雪越下越大,学校放假,我孵在家里做模型,剑华把他的工作也搬到我家做,深夜才由我送他回去。

一天晚上,路上像西伯利亚,几乎没有车辆,我把性能超卓的路华车奋力压过一尺深积雪送他到门口。

好心的房东开门出来,见司机是女生,不胜讶异,“小姐你要当心,你身上可有电话,万一抛锚,立刻报警,车上备毯子否?不如在此过夜,明早才走。”

我笑答:“没问题。”

“千万小心。”

我看看剑华,他好似觉得我是神奇女侠,无所不能,他朝我摆摆手说再见。

房东看我上车,喃喃说:“华人真守礼,换了白人青年,早就双栖双宿。”

同居省钱又省事,不必接送,值得考虑。

我小心翼翼驶车回家,很幸运,雪停了,可以看清路面,整条街只得我一部车,好不寂寥。

到这个时候,我心灵目明,邓剑华不会照顾我,他有心无力,也不能怪他,要照顾一个人,需要大量人力物力。

上一篇:电光幻影 下一篇:德芬郡奶油

亦舒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