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欢2:乱舞(出书版)(90)

瑞娘笑道:“这就是殿下慎密之处了,殿下归藩后首桩事,即是着东临宗务司遍查东临各族,并与朝廷移交的旧档做比对。殿下查出丁家分出部分产业转投了商路,近些年颇积了些财富。不过他们的买卖不是往外藩做,而是与直隶平原州的李氏所辖的商号做,平原州司马李吉是王祥的老丈人。殿下再顺着这条线查下去,可不就清楚了?丁家通过李家与王氏多年以来互通消息,共谋利益!这些,皆是背着皇上的!”

凤台丰登,丁家有地利之便却不愿与北海通商。反而舍近求远,舍易求难地与李家往来。为财是其次,互通消息才是真。

楚灏能从宗谱族务这些东西里下手,一点点把线头拉出来,以至摸清楚丁家与太后相连的通路,这不仅需要细缜,还需要有很大的耐心。叶凝欢想到以前自己总说他做事冲动无理,实则是她小看他了!

叶凝欢叹道:“当年太后拉拢丁氏,是为了雁行的安全。但事隔多年,丁氏仍死心塌地,只怕从中也得了不少好处。盘根错节地积下来,现在是想分也分不开了。”

瑞娘道:“那是自然。丁、王已成一体想脱也脱不得。皇上当年晚了太后一步,现在想让丁氏为己所用也不可能。别说皇上,若非此次殿下先下手为强,日后丁家也未必肯听殿下的。丁家盘踞凤台已有三代,凤台督护人马已成丁家军。丁景隆是世袭的官,又有太后罩着,自然有恃无恐。此行必要经凤台,若他真是城中伏击,可谓防不胜防。事后只说遭了匪患,择个一干二净,又在东临的地方,殿下再怎么闹腾,你这条命也丢得冤枉。”

叶凝欢说:“雁行这般谨慎,将我换出来,并且先伏了兵在凤台以监视丁景隆一举一动。丁景隆不动则已,他一动必入局中。”

瑞娘说:“殿下不欲与丁氏为难。毕竟丁家三代效忠,于东临的底十分干净。若揭出此事,只会累及王家与太后。但这次奉旨来护驾的是程玉,殿下担心太后不会放过这个一石二鸟的好机会,才下定了决心。”

程玉是淑妃亲兄,程怀素的嫡长子,算是程党的中坚力量。现在程、王两家于朝中分庭抗礼。若程玉护驾不力以至东临王妃身死,必罪责难逃。

叶凝欢皱眉道:“可是我若死在凤台,纵然丁景隆说是闹了匪患也难辞其咎。再说了,奉命随行的还有王祺,他可是王家人。到时一样要论罪,太后未必会冒这样的险吧?”

瑞娘道:“若说是闹匪,丁景隆自然监护不利。但既闹了匪就得剿匪,丁景隆有太后罩着,自可将功赎过。至于王祺,他随主归藩就是藩臣,此支从京中王氏分离而出,远在京中的王氏岂会受累?他不过一个庶子,王家本就没把他放在眼里。”

叶凝欢喟叹。是啊,太后若要她的性命,派几个刺客搞暗杀岂不便宜?她死了,不过母子闹一场,有什么好处?纵她烂命一条,这命到了主子手里也得死得有价值。轰轰烈烈死在凤台,既可让皇上无把柄可抓,又可逼得皇上处置程氏,这才叫死得其所呢!

瑞娘说:“殿下秘密调遣了乌淞关疆护至凤台周围埋伏,监视丁景隆一举一动。他刚欲调兵已被控制,没来及动手。丁景隆为保全家,不得不向殿下称臣。”

叶凝欢诧异:“雁行没有杀他?那又如何借他来向皇上投诚,换取我们在京的平安呢?”

皇上仍让她入静园,且容东临武将及亲护入城。虽说进不得内九门,但也算是很大的恩典了,显然是对楚灏此行表现满意才会做这样的决定。但若楚灏未杀丁景隆,皇上又怎么会尽信他呢?

叶凝欢犹在思忖,瑞娘道:“殿下如何计较的,我也不大清楚了。想这些也无用,等殿下回来再说吧?”

难怪之前,得知太后欲让叶凝欢入京时,殿下忧心忡忡,又四处寻找替身将叶凝欢换出来。殿下最不愿的就是恶意揣测其母,但这回是再不愿也得揣测。丁景隆未及王妃仪驾到,便借迎驾之名开始暗中调兵,足见殿下并非多心。

太后聚揽楚江旧部,替楚灏巩固势力,又欲替他在朝中谋强姻以增其势。这种种所为,皆有借幼子以逼长子之嫌。皇上本就是个多疑的人,太后如此,皇上岂不忌惮?楚灏夹在当中,两头为难,本欲远远地避了去,这才两年而已,又逮着机会生事。

一个是亲哥哥,一个是亲娘,殿下夹在当中,实在是左右为难。

楚灏坐在寿康宫东暖阁,王太后穿着墨绿色寿字攒花袍,只绾了单髻,上头簪着两只通翠簪子,比起两年前清减了些,亦添了些老态。毕竟是年过六十的人了,不若年轻人耐得住时光催促。

当木当泽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