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园春(13)

作者:谢不敏 阅读记录

沈钦芝的爽直有些出乎秦钟的意料,也令他微微松了一口气。他今日出门,一为姚春兮的嘱托,二为身后的这把断弦之琴续弦。断弦之琴虽不至于让他在沈钦芝面前丢人现眼,终究会有些不敬,能不弹自然再好不过了。

心下稍稍宽了宽,秦钟便从衣襟内掏出一方四方红檀木盒推到沈钦芝面前。

沈钦芝目光骤紧,看着檀木盒子上方镌刻的标识,心下了然。

琢玉成器,正是乾隆爷当年为凤阳姚氏玉器行亲笔题下的匾额,沿用至今,姚氏玉器行虽不如当时辉煌,其琢玉工艺却无人出其左右。

君子比德于玉。沈钦芝虽自认不是君子,却也是藏玉自勉。

他品一口茶,不动声色地笑道:“秦二爷在贿赂本官?”

秦钟忙道:“沈大人别误会,我也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大奶奶感念沈大人恩情,特托我前来送玉,这是大奶奶的一点心意,还请大人收下。”

沈钦芝也不再客套,当着秦钟的面取出红檀木盒里的两只獬豸,一边来回摩挲着,一边说着:“程家大奶奶气度不凡啊!这份谢礼烫手得紧,本官既然收下了,就请她放心吧。”

秦钟笑道:“沈大人果真胸怀坦荡,公正大义!”

沈钦芝道:“怎及得上秦二爷不顾生死匡扶正义?”

与沈钦芝分别后,秦钟在城中寻访了几家琴行,便有些悻悻地回到程家。

回到屋子,程思涵便替他解下背后的琴囊,又为他换下淋湿的衣裳,问了一句:“琴修好了么?”

秦钟摇了摇头,接过程思涵递过的脸帕擦了脸,在将脸帕送还到她手中时,顺势握住她的手,宽慰道:“此处没有合适的琴弦,等回了杭州,再找师傅修修。”

程思涵冷冷地嘲讽了一句:“秦二爷舍得回杭州的家了么?”

秦钟非但不为她的话着恼,反而抱着她说道:“你不再张罗着为我纳妾,我便不会离家出走了。”

程思涵红着脸嘟哝着骂了他几句,秦钟没听清,却也没心思计较。

“我得去一趟大奶奶那儿,也好让她安心。”

程思涵幽幽地叹了一口气:“大哥和老三也不知是否平安抵达了省城?”

秦钟安抚道:“吉人自有天相。我与沈大人在此拖住孙楷,尽力为他们争取时间。”

--------------------

作者有话要说:

注:孙楷,楷念jiē,取《淮南子·草木集》“楷木生孔子冢上,其榦枝疎而不屈,以质得其直也”之意。

第四章

日落东升,丝丝春寒之气在一片粉色霞光里慢慢消散,谯楼门额上石刻的“白日青天”四字浑厚有力,仿若透着一股正气。

沉闷厚重的开门声打破了寂静的清晨,早已等候在此的平民小贩在淡淡霞光里随着人流不断地涌入城中。

程立白抬头望着朝阳初升下的谯楼旧景,心头一时回想起了诸多往事,不由发出一声感慨:“半年未来了,这里依旧没变。”

身后的程立平听闻这番感慨,内心也是多有触动。他张了张嘴,却是什么也没说出来。

随着人流走动,程立白回头看着程立平,目光温和,微微笑道:“进城后,去菱湖小筑……老二生前定然在那儿留过线索。”

初春时节,菱湖湖畔碧波清浅,春风醉人,出游的佳人才子在暖阳清风里凌波微步,不时从远处的高楼上飘来几声曼妙歌声,如痴如醉。

程立白与程立平进城后径直来到菱湖边的临水小院,守院的老人忙将风尘仆仆的两人迎进了院中,热茶点心细心招待。

“此处只有您留下了?”

来了许久,程立白只见老人进进出出地忙碌,心中不免疑惑。

老人低头思索了一会儿,缓缓地答道:“自二爷去后,这里的人都散了,白玉姑娘也失了踪迹。”

程立白微不可察地皱了皱眉,却并未过多打听那白玉姑娘的去处,简单洗漱休整过后,叫过程立平,便去了城南街角的一处独门小院里。

程氏在省城的烟行一直都是徐仲成兄长徐伯元在打理,如今烟行被封,徐伯元整日在家唉声叹气,默默在家立了程二爷的牌位,早晚祭拜。妻子徐刘氏眼见着丈夫消沉度日,她一个在家相夫教子的毫无主见的妇人也只能干着急。

这日,她正拿了面纱遮脸要出门,听到敲门声忙走到门后,贴着门缝向外觑了几眼,待看清来人后,她顿时激动地放下门闩,眼中蓄着盈盈泪水。

程立白面色和煦地朝着徐刘氏笑了笑:“徐先生在家么?”

徐刘氏瞬间回过神,忙不迭地将人往正屋里请,奉上粗茶后,便喜形于色地道:“大爷和三爷稍坐,妇人这就去找老徐过来。”

同类小说推荐: